高二語文:《宇宙的邊疆》問題探究
1、課文題目《宇宙的邊疆》,宇宙是無窮的,文題是否矛盾?
目前所探測到的最遠的世界是總星系,總星系的半徑為100億光年,也是目前我們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億光年以外還可能有數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團,它的邊緣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題的以宇宙的邊疆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圍,文題不矛盾。
2、“我們的本能告訴我們,我們是在這個大海里誕生的。”進化論明確告訴我們,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我們為什么是大海里誕生的?
1974年前蘇聯生物化學家奧帕里涅提出假設,40億年前,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出現了第一批氨基酸,這些生命的原始物質掉進了海洋,便形成了所謂的“原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的原始物質不斷地進行組合,其結構越來越復雜,最后產生了生命。
3、既然從宏觀看來,人類所關心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我們在這個宇宙中只不過是空中飛揚的一粒塵埃,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要不斷地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雖然地球是宇宙的汪洋之中滄海一粟,雖然人類的努力和付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人類要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探索宇宙的奧秘。對宇宙及其他星體的探索,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更科學合理地駕馭自身,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宇宙的了解程度。
4、恒星的色彩為什么可以顯示其年齡?
物體的顏色受物體溫度的控制,天上的星星也如此,天體的溫度不同,它們發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強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藍色恒星表面溫度在25000℃以上,白色恒星表面溫度在11500~7700℃,黃色恒星表面溫度在6000~5000℃,紅色恒星表面溫度3600~2600℃。
5、雜志上看到有關外星人和不明飛行物的報道,而文中對此表述是“可能”、“或許”,你認為宇宙中有沒有智能生物和星際文明?
科學家推測在宇宙100億個星系中,若每10億個行星上有一個居住著智能生命,至少也有10億個行星上有智能生物,1960年5月7日第一個測聽外星文明信號的奧茲瑪計劃失敗。1972年美國發射了攜帶人類名片的宇宙探測器,這張名片在宇宙中經歷億萬年仍清晰可辨。就目前來說,星際通信網已建立,只是還沒有同外星人聯系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只能用證據來說話。現在關于宇宙的智能生命的文學作品日益增多,越來越多專家致力于這項研究課題,尋找外星際文明成了一個國際課題。
6、我們的地球具有哪些條件,使其成為目前宇宙中所發現的惟一有生命的星體。
科學家基于對構成生命的基本要素的研究,反復計算了生命所必須的所有蛋白質,在某一個星球上,遇到一次偶然事件,而演化出生命的可能性概率約只1040000分之一,地球成為生命的惟一載體,是由其本身獨特的環境決定的:①陽光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形成的基礎,不僅使地球表面,保持適當的溫度,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能源。只要把我們與太陽的距離縮短5%,地球上的生物就會熱不可耐而不能生存;這段距離只要加長1%,地球就要被冰川覆蓋。②水是生命演化的溫床,也是生命存在所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它維持了一切生命。③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不僅保護了地球,也使地球表面維持了適當的溫度,任何行星要有一個適宜于生物生存,人類居住的大氣層,必須滿足多項嚴格的條件。④二氧化碳通過溫室效應,保存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減少熱量散失,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物質基礎。⑤氧氣是維持一切動物包括人類生命所必須的,如果地球大氣層中氧氣含量高于25%,地球上易爆發天然火災,含氧量低15%,大部分高級生物會窒息而死,大氣中含氧量一直保持在21%左右。
7、天體處于不斷運動中,地球會不會受其他天體的沖撞,地球的未來是否也會變得荒涼?
20世紀80年以來,宇宙天體碰撞學說風行一時,科學家開始相信,地球歷史中發生的重大事件都與碰撞密切相關,這些事件的爆發造成了環境的災變,從而導致生物的大規模絕滅。專家估計,直徑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及超過600米的慧星,原則上都可能成為地球的潛在敵人,有可能使人類文明遭到毀滅,1千米的行星其爆炸威力可達1000億噸TNT當量,遠遠超過當今世界所有核武器同時爆炸的威力。目前,宇宙中直徑為1千米的危險分子大約1200~2000顆,太陽系中直徑達100米的慧星達100萬顆,潛在危險很大,但每年都發生的可能性50萬分之一,今后100年的可能性10萬分之一,人的一生中可能性20萬分之一。人類可以通過對近地小行星和慧星的長期監測,及時發現未來可能發生的碰撞危險,并依靠人類當代的科學技術研究,制定合理的防御方案,在人類力所能及的范圍防止災難的發生。
(責任編輯:楊旭杰)
分享“高二語文:《宇宙的邊疆》問題探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