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高二政治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單元測試卷(帶解析)
高中政治教育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時期,三觀的正確確立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育路小編準備了人教版必修3高二政治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單元測試卷,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外國人來中國觀光,同時又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觀賞自然風光和領略“異國風情”是跨境旅游的兩個主要目的。領略“異國風情”,實際上是在感受和體驗( )
①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②民族文化的差異性
③世界文化的趨同性 ④不同文化的排他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13年1月8日舉行的“古城保護與美麗蘇州”專題座談會上,保護蘇州古村落成為許 多委員們的共同心聲。此前2012年12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第一批共646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保護傳統村落( )
①是因為它是人們精神活動的物質載體
②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臺上銅雀興兵、草船借箭、舌戰群儒,臺下是陶醉在中國故事、中國智慧和中國藝術中的歐洲觀眾,2012年國家大劇院原創大型新編史詩京劇《赤壁》遠赴歐洲,再次在歐洲文化重鎮掀起了中國文化熱。材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優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創 新必須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④時代精 神是文化創作的源泉和動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2年倫敦奧運會借助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及新媒體的作用,把奧運賽事和奧運精神傳遞到千家萬戶,受到了國人和世人的好評。這說明( )
A.舊的傳媒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
B.文化傳播要注重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
C.大眾傳媒是以印刷媒體的出現為標志的
D.大眾傳媒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5.(2013•洛陽模擬)龍, 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華夏兒女自稱是龍的傳人。在農歷“龍”年,普 天下炎黃子孫賽龍舟、舞龍陣、唱“龍的傳人”,沉醉在“龍”的世界之中。這主要說明( )
①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④民族節日是民族發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13•珠海模擬)隨著中國綜合國力 的不斷提升,我國傳統春節,逐漸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和重視,如韓國、越南也過春節,但習俗不同。中國是對聯、爆竹;韓國是祭祖、米糕湯;越南是祭神、粽子。由此可見( )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對抗性
③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④春節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節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2013•廣州模擬)孔子的儒家思想作為中國漫長封建統治的主導思想,在今天仍有廣泛的影響。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廣泛影響與孔子設立私學、廣收門徒有關,這是因為( )
①教育是文化發展、創新的根本途徑
②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和創造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
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2013•武漢模擬)有關部門給莫言的祝賀信中說:“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迅猛發展,中國文學迸發出巨大的創造活力,廣大中國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傳統的深厚土壤,創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見( )
①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②政治、經濟決定文化
③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創新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③④
9.(2013•邯鄲模擬)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文化活力的增強離不開文化創新。進行文化創新要( )
①促進文化與科技和經濟的融合,堅持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
②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進行顛覆式改造
④反對全盤西化的歷史虛無主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與漫畫《三個和尚也有水喝》體現的文化生活道 理一致的是( )
A.我們要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推陳出新”“古為今用”
B.全面打破傳統才能實現文化創新
C.實現文化創新必須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D.創新源于人們的聰明才智
11.廣東原創的系列電視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在中國、中國臺灣、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風靡一時,實現了利潤和影響力的“井噴”。這表明( )
①應該大力發展有經濟效益的文化
②文化對社會發展有推動作用
③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④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右邊漫畫表明( )
A.中醫學不需要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
B.文化創新既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C.弘揚中醫學不需要體現時代精神
D.中醫學要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3.(20分)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與此呼應,廣東加大力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將黨的十八大精神轉化為推進文藝創作生產的強勁動力,提出面向基層,服務群眾,鼓勵扶持創新機制,實施文化“走出去”,實現“粵來粵強” ,文化惠民。
結合以上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知識說明廣東文化發展如何實現“粵來粵強”。
14.(32分)(2013•湛江模擬)材料一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十八大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號角。處于新的歷史發展轉折點上的廣東,如何實現從“文化大省”到“文化強省”的跨越,關鍵一點是要打好“自主創新”牌。廣東文化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中有過很多自主創新,但我們也注意到,廣東文化“自主創新”的力度還不是很大,“為他人做嫁衣”的現狀普遍存在。最直觀的一個例子是,東北二人轉,因小沈陽上了一次春晚立刻由“小火”變成“大火”,而粵劇,盡管在南粵大地上唱了多年,卻始終難以真正突破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材料二 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盛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文化實力,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重要反映和結果。通過舉辦一系列文化盛會,中華文化與多種文化對話、交鋒、交融和交流,既包容多樣,促進世界文化發展,又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文化繼承和文化發展的關系。(16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中華文化為什么要與不同文化進行交流和對話。(1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選A。“異國風情”是不同國家民族文化差異性的體現,正是這種差異性才構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①②正確。③“趨同性”錯誤;不同文化具有差異性,但是不同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交流實現共同發展,④錯誤。
2.【解析】選D。傳統村落屬于文化遺產,它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精神活動的物質載體,對于研究人 類文明演進具有重要意義,①④正確。材料與文化創新無關,②錯誤;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與題意不符。
3.【解析】選A。中國京劇藝術在歐洲的成功演出體現了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也體現了優秀文化作品的感染力,①②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博采眾長,
③與題意不符;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源泉和動力,④錯誤。
4.【解析】選B。A項說法錯誤,舊的傳媒在今天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C、D兩項雖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大眾傳媒的作用,故選B項。
5.【解析】選B。龍在中華民族的地位充分表明了傳統文化鮮明的民族性,也體現了文化對人的影響深遠持久,②③正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①觀點錯誤;民族精神是民族發展的精神支柱,④錯誤。
【變式備選】文化學者于丹說過:“民族節日是一種信號,讓所有屬于這個民族的人會因為這個時候去共同進行一個儀式。”這表明( )
①傳統文化具有固化性
②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③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必須予以弘揚
④民族文化是維系本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選B。于丹的觀點強調了民族節日與民族文化的作用,②④正確。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①“固化性”錯誤;應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③錯誤。
6.【解析】選C。各國春節習俗不同,是由各國不同的社會實踐決定的,體現了文化的民族性,①③正確。②“對抗性”錯誤;材料未表明春節成為世界性節日,
④錯誤。
7.【解析】選C。材料說明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得益于教育,強調了教育 的重要性,②③正確。實踐是文化發展、創新的根本途徑,①錯誤;儒家思想不僅僅是教育思想,④錯誤。
8.【解析】選C。莫言等中國作家創造出優秀作品是立足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迅猛發展這一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也體現了政治、經濟對文化的決定作用,①②正確。③④強調的是文化以及文化創新的作用,與題意不符。故選C項。
9.【解析】選D。文化創新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①觀點錯誤;③“顛覆式改造”觀點錯誤,應該是批判繼承;②④是文化創新的正確做法,故選D項。
10.【解析】選A。漫畫反映的是一種創新思維,且體現對傳統思想的批判繼承,
A項正確。B項“全面打破”錯誤,C漫畫未體現,D項觀點錯誤。
【變式備選】電視連續劇《沂蒙》是臨沂繼大型紅色水上實景演出《蒙山沂水》、電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藝精品。《沂蒙》從唯物史觀和民族大義的高度,創新思維,將發生在沂蒙老區的真人真事,通過原汁原味、質樸真實的拍攝手法和場景設置以及平實的方言和樸實的表演,彰顯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輝和人格魅力。這啟示我們( )
①文化創新必須立足于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
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主旋律作品創作的源泉
③藝術來源于客觀,靈感來自于主觀
④要積極創新文化內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選A。《沂蒙》取材于真實生活,又 具有創新思維,①④正確。②③觀點錯誤,實踐活動是源泉。
11.【解析】選D。《喜羊羊與灰太狼》實現了利潤與影響力的“ 井噴”,體現了文化與經濟的關系,也體現了創新的作用,③④正確。①觀點片面;優秀文化有推動作用,②觀點錯誤。
12.【解析】選B。漫畫表明中醫學的發展既要繼承傳統,又要博采眾長,B正確。A、C、 D皆屬于錯誤觀點。
13.【解析】本題知識范圍為“文化傳承與創新”,題目類型為“怎么辦”。本題可以轉化為如何進行文化創新的問題,由此結合材料,從立足點、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反對錯誤傾向、創新的主體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1)立足于社會實踐,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基層,保持和發展廣東文化的民族特性。
(2)尊重文化多樣性,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實施文化“走出去”,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斷擴大廣東文化的影響力。
(3)在文化創新過程中,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錯誤的傾向。既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同時也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4)堅持人民群眾主體地位,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發揮人民群眾首創精神。
(5)鼓勵扶持創新機制,不斷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
14.【解析】第(1)問考查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注意一是理論要闡述全面,包括二者關系以及提出的要求兩個方面,二是注意具體分析材料。第(2)問考查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應從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對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和推動中華文化創新、世界文化創新的意義角度綜合回答。
答案:(1)①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文化繼承是文化發展的基礎,沒有文化的繼承,就沒有文化的積累,就難以實現文化的發展。廣東要實現從“文化大省”到“文化強省”的跨越,就要大力推廣傳統文化,如粵劇、粵語等。發展是文化繼承的必然要求,只繼承而缺乏創新,文化發展就會停滯不前,廣東傳統文化要與時俱進才能不斷發展。②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既要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又要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廣東傳統文化不管形式還是內容都要有所創新,才能提升廣東的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省。
(2)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與不同文化進行交流和對話,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發展。②文化交流和對話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③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與不同文化進行交流和對話,有利于中華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推動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創新。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必修3高二政治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單元測試卷,希望大家喜歡。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人教版必修3高二政治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單元測試卷(帶解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