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識大全一:力

2017-01-05 17:25:10 來源:教育聯展網

   1、質點:

  ⑴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只有質量、沒有形狀和大小的點,它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⑵物體簡化為質點的條件:只考慮平動或物體的形狀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可以忽略不計這兩種情況。

  2、位置、位移和路程

  ⑴位置:質點在空間所處的確定的點,可用坐標來表示。

  ⑵位移:描述質點位置改變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則是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

  ⑶路程:質點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在單方向的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時間與時刻

  ⑴時刻:在時間軸上可用一個確定的點來表示。如“第3秒末”、“第5秒初”等

  ⑵時間:指兩時刻之間的一段間隔。在時間軸上用一段線段來表示。如:“第2秒內”、“1小時”等

  1、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⑴力是一種作用,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實現(如彈力、摩擦力),也可以通過場來實現(重力、電場力、磁場力)

  ⑵力的性質:物質性(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相互性(成對出現,遵循牛頓第三定律);矢量性(有大小和方向,遵從矢量運算法則);效果性(形變、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即產生加速度)

  ⑶力的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它們共同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描述:描述一個力,應描述力的三要素,除直接說明外,可以用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的方法。

  ⑷力的分類:按作用方式,可分為場力(重力、電場力)、接觸力(彈力、摩擦力);接效果分,有動力、阻力、牽引力、向心力、恢復力等;接性質分,有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等;按研究系統分,內力、外力。

  2、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1)重力的產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G=mg,可以用彈簧秤測量,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加速度無關。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作用點。重心的測定方法:懸掛法。重心的位置與物體形狀的關系: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位置只與物體形狀有關,其幾何中心就是重心;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其重心的位置除了跟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的質量分布有關。

  (責任編輯:郭躍文)

分享“高考物理知識大全一:力”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点播 | 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 自拍微拍福利精品在线资源 | 日本特级片视频站 | 五月天Av在线 | 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