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學期語文期中必背知識點梳理:《詩經》三首

2017-01-04 17:54:56 來源:精品學習網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育路小編準備了高二第一學期語文期中必背知識點,希望你喜歡。

  一、知識點精要

  (一)關于《詩經》的知識

  1、地位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標志著中國文學史的光輝起點和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源頭。

  2、命名

  《詩經》中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間305篇作品。故又名《詩三百》或《詩》。《詩經》這個名稱起于這部總集成為儒家的經典以后。我們現在仍叫它為《詩經),不過是依照習慣,沿用舊稱,并非將它看作“圣賢”的著作。

  3、構成

  《詩經》分風、雅、頌三個部分。風雅頌是從音樂得名。

  風是各地方的樂調,“國風”就是各國土樂的意思。風的意思就是聲調。《詩經》有十五國風,有詩160篇。全部風詩產生的地域不出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及湖北北部。

  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認為的正聲叫做雅樂。雅分為大難、小雅。有105篇。大小之別向來沒有圓滿可信的解釋,可能原來只有一種雅樂,后來有新的雅樂產生,便叫舊的為大雅,新的為小雅。大雅全部產生與西周,《小雅》里兼有東周的詩。

  頌是用于宗廟祭祀的樂歌。頌即“容”字,容就是“樣子”,頌樂是連歌帶舞的,舞就有種種樣子,容也有舒緩的意思。《頌》分《周頌》《商頌》《魯頌》,有40篇。

  4、來源及目的

  “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于太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班固《漢書·食貨志》

  何休說:“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于邑,邑移于國,國以聞于天子。”

  采集目的除教育子弟和娛樂外,主要是為了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政治的效果,即所謂“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漢書·藝文志》

  孔子在教育中強調學詩,說“不學詩無以言”,還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夫鳥獸草木之名”。

  5、內容

  《詩經》中的詩多反映日常生活,即“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還有表現愛情、諷刺統治者等。其中占數最多的是有關戀愛和婚姻的詩。大多數是當者率真大膽的表白,感情大都誠摯、熱烈、樸素、健康。

  6、形式及表現手法

  《詩經》中的詩以四言為主,隔句用韻,但并不拘泥,富于變化,許多詩雜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多重章疊唱。常運用雙聲疊字等。

  《周禮》中有六義之說,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其中把表現手法歸為賦比興。“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二)內容講解

  《衛風·氓》是一首以女子的角度開始自述的詩歌。它生動地敘述了和氓戀愛、結婚、受虐、被棄的過程,通過了她對往事的追憶,既而書寫了悔恨的心情和最終決絕的態度。

  第一二節,敘述女子由戀愛到結婚的過程。

  第三四節,是女子表達對自己年輕時沉溺于戀愛的追悔和對氓的負心的怨恨。

  第五節,敘婚后的操勞、被虐和兄弟譏笑而自傷不幸。

  第六節,表達了女子最終的一種決絕的態度。

  《秦風·無衣》是一首戰歌。秦因地處西陲,鄰近西戎,屢受其侵擾。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內訌,導致戎族入侵,攻進鎬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淪陷,秦國靠近王畿,與周王室休戚相關,遂奮起反抗。此詩似在此背景下產生。本詩意氣風發,豪情滿懷,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本詩采用了重章疊唱的手法。但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從與子“同袍”到“同澤”再到“同裳”表現出士兵間結合的日益緊密,大家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因此,我們對書下注解有些異議。我們認為不應是“穿同樣的戰袍”而應是共用戰袍,共同殺敵,同赴戰場。本詩從與子“同仇”到“偕作”再到“偕行”,從同仇敵愾的態度的一致,到行動的開始,到共同奔赴前線,一步步地深入。始終保持著一種戰斗的激情。

  《邶風·靜女》是以男子的口吻寫的,通過他對戀人的外貌的贊美及對己情意的宣揚,表達了戀愛雙方的純真與癡情。

  二、能力訓練

  1、給下列紅色字注音

  (1)氓(  )之蚩蚩   (2)匪我愆(  )期

  (3)將(  )子無怒   (4)乘彼垝(  )垣

  (5)載(  )笑載言   (6)于(  )嗟鳩兮

  (7)淇水湯湯(  )   (8)士也罔(  )極

  (9)咥(  )其笑矣   (10)隰(  )則有泮

  (11)靜女其姝(  )  (12)靜女其孌(  )

  (13)彤管有煒(  )  (14)自牧歸荑(  )

  2、請寫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  )通(  )

  (2)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  )通(  )

  (3)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  )通(  )

  (4)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  )通(  )

  (5)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  )通(  )

  (6)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  )通(  )

  (7)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  )通(  )

  3、下列紅色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1)

  A.抱布貿絲   貿:交換

  B.匪我愆期   愆:延誤

  C.將子無怒   將:請求

  D.無與士耽   耽:耽誤

  (2)

  A.自我徂爾   徂:到

  B.漸車帷裳   漸:漸漸

  C.女也不爽   爽:差錯

  D.靡室勞矣   靡:沒有

  (3)

  A.言既遂矣   言:言語

  B.不思其反   反:違反

  C.與子偕作   作:起

  D.俟我于城隅  俟:等待

  附參考答案:

  1、

  (1)méng  (2)qiān  (3)qiāng  (4)guǐ  (5)zài   (6)xū   (7)shāng

  (8)wǎng  (9)xì   (10)xí   (11)shū (12)luán  (13)wěi  (14)tí

  2、(1)于通吁(2)說通脫(3)泮通畔(4)澤通襗(5)愛通薆(6)說通悅(7)歸通饋

  3、(1)D  耽:沉溺(2)B  漸:浸濕  (3)A  言:助詞

  高二第一學期語文期中必背知識點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陳海巖)

分享“高二第一學期語文期中必背知識點梳理:《詩經》三首”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欧美制服丝袜另类日韩中文字幕 |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 中文字幕HD天堂字幕乱码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