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輪復習歷史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知識點

2017-01-04 13:37:47 來源:精品學習網

  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育路網整理了歷史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知識點,大家請仔細閱讀。

  一、建國初期的外交政策(50年代)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內容:“另起爐灶”——不承認舊的屈辱外交關系;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先清除帝國主義的殘余勢力;

  “一邊倒”——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2)最大成就:中蘇建交,迎來第一次建交高潮。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1)背景:新中國成立后,積極發展同鄰近國家和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的友好關系。

  (2)提出: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的時候,第一次提出。

  (3)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4)意義: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成為處理國家關系的基本準則。

  3、步入世界外交舞臺

  (1)1954年,周恩來總理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日內瓦會議。這是新中國首次作為五大國之一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

  (2)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大力提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大力提倡“求同存異”方針。

  二、打開外交新局面

  1、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1)背景:美國霸權地位的衰落;亞非拉國家在聯合國作用的增大;中國內政外交取得的成就。

  (2)實現: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了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的議案。

  (3)意義: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勝利。

  2、中美關系正常化

  (1)背景70年代,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中美都有改善關系的要求。

  (2)過程:1971年“乒乓球外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署《上海聯合公報》;1979年正式建交。

  (3)意義:成為70年代中國外交局勢改變的關鍵。在國際上出現一個和中國建交的熱潮。

  3、中日關系的改善: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三、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

  1、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交流合作四原則:“平等互利、形式多樣、講求實效、共同發展”。

  2、表現:

  (1)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活動;

  (3)推動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4)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5)與大國建立不同類型的“伙伴關系”;

  (6)維護聯合國的權威。

  3、標志:80年代開始,中國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時代。

  4、意義:中國在國際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考一輪復習歷史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知識點到這里了,愿大家都能努力復習,豐富自己,鍛煉自己。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一輪復習歷史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知識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中文字幕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五月天天天综合久久网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