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易錯易混知識點總結

2017-01-03 13:47:17 來源:精品學習網

  第一輪復習是要重新做筆記的,不能單純背書,一定要明確重點,不能胡亂背,可以給自己填空,下面是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易錯易混知識點:

  ——易錯點

  1.“百家爭鳴”是指一百個學派在爭論。

  錯誤。“百家”是泛指,意為數量多,并不是指“一百家”。春秋戰國時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等。

  2.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最受當時統治者重視。

  錯誤。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亂,最受統治者重視的是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經過董仲舒的改造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3.孟子提倡的“仁政”就是孔子提倡的“仁”。

  錯誤。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愛人”;孟子的“仁政”是從孔子“仁”的精神出發,進一步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的施政綱領。

  5.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與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本質上都是一種思想專制。

  正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與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本質上都是思想專制,只不過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過暴力手段實現思想專制,而漢武帝通過和平手段實現思想專制。

  7.儒家的“三綱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學色彩(理學)的外衣。

  正確。理學在社會道德規范上是儒家的三綱五常。“二程”認為 “人倫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其意思即三綱五常是天理。朱熹主張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范的三綱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與天理一致,具有仁、義、禮、智、信等美德。朱熹的觀點是要人們接受封建道德觀念(存天理,滅人欲),可見儒家的三綱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學色彩的(理學)外衣。

  9.不管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都屬于唯心主義思想。

  正確。兩者都是唯心主義思想,都為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提供理論支撐。但它們在宇宙觀方面有所不同,理學屬客觀唯心主義,心學主張心即理,是主觀唯心主義。

  10.明清時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

  ——易混點

  1.戰國時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主張及地位。

  (1)儒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孟子提出“仁政”思想;荀子提出“仁義”“王道”“人定勝天”的觀點。儒學成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不被統治者重視。

  (2)墨家:墨子開創,主張“兼愛”“非攻”,“尚賢”。代表了下層勞動群眾的利益,一度成為顯學。

  (3)法家:韓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主張“法治”。為各國變法提供了理論依據,適應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趨勢,備受統治者推崇。

  (4)道家:老子開創、莊子繼承,提出“道”的哲學思想、辯證思想和“無為”的治國思想。在西漢初年成為主流思想。

  2.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

  (1)儒家的“仁政”——契合當今的“以德治國”。

  (2)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當今的“依法治國”。

  (3)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當今的全民教育、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等。

  (4)墨家的兼愛、非攻——契合當今的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3.孔子與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

  (1)相同點:都主張“仁”與“善”;都重視人文精神,關注人與社會。

  (2)不同點:

  ①孔子注重禮,主張愛人,強調人的倫理道德,注重人的社會性,目的是維護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壓抑人性。

  ②蘇格拉底崇尚人性自由,強調人,反對神,主張個性解放和個人價值,注重人的個性。

  (2)相同點:

  ①都屬于儒學范疇,并對儒學有所發展。②都強調意識第一,物質第二,屬于唯心主義。③都要求克服私欲,維護封建統治秩序。④都是古代哲學的重要成果。⑤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⑥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起了積極作用。

  (2)共同點是:都吸收其他學派或宗教的思想,將其改造、融合進儒家思想;都適應當時政治統治的需要,借助統治者的力量。

  (2)“君權神授”、“天人感應”。起到限制君權,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的作用;為儒學披上神學外衣,帶有封建迷信色彩。

  (3)“三綱五常”。去除其中的封建成分,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的組成部分,“孝道”注入社會主義道德內涵,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充滿封建意識,本質上是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宋明理學:

  (1)宋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將儒學發展為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實際是為封建綱常辯護。

  (2)明王陽明創立心學,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通過“內心自省”、“以致良知”。

  (3)宋明理學開創了儒學的新時代,它使儒家思想理論化和哲學化,使儒學服務統治的政治作用和修養身心層面的社會功能走向一致化。

  ③顧炎武——反對君主專制,倡導經世致用;

  ④王夫之——主張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2)主張比較:

  (3)共同特點:

  ①反傳統、反教條。②反封建專制。③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

  (3)思想文化:綱常禮教嚴厲,推行文化專制,阻礙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傳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礎。

  (4)國人風貌:人們深受禮教毒害,迷信愚昧,難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眾基礎。

  大家都復習好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易錯易混知識點了嗎,更多復習內容關注育路網.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易錯易混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性高爱潮视频免费一区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点击进入 | 久久99一区二区五月天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