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關于地球上運動物體的晝夜更替周期長短計算

2016-12-28 02:21:44 來源:滬江高考資源網

   在地球上運動的物體,它們的晝夜更替周期就有可能不是一個太陽日。對于此類問題的計算,筆者認為關鍵在于把抽象化為具體,這就要求能夠建立一個具體的地理模型,然后加以分析,此模型的建立需要引進晨昏圈來進行。在某段較短的時間里,晨昏圈的空間位置(相對于太陽或者相對于地心)是不會發生明顯變化的,因為晨昏圈是太陽光線與地球表面的切點構成。以下的分析我們就習慣以晨線為例,假設物體的運動剛剛從位于晨線的空間位置開始,來計算其晝夜更替周期。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來進行討論。

  1.如果物體相對于地面向東運動

  假設物體相對于地面向東運動的角速度為W1,而地面是相對于晨線向東運動且角速度為W2=15°/h。那么物體相對于晨線向東運動,其角速度W3=W1+W2,W3> 15°/h。其分析模型可建立如下。關于地球上運動物體的晝夜更替周期長短計算

  因此,物體的晝夜更替周期T=360°/W3,T<24小時,周期短于一個太陽日。

  2.如果物體相對于地面向西運動

  假設物體相對于地面向西運動,其角速度為W1;而晨線相對于地面是向西運動,其角速度W2=15°/h,那么物體相對于晨線運動的角速度大小為W3=W1-W2。其分析模型可建立如下。關于地球上運動物體的晝夜更替周期長短計算

  因此,物體的晝夜更替周期T=360°/W3,而W3=W1-15,周期T大小與太陽日比較,要分以下三種情況:

  a. 若W1<15時

  W3<15,則T>24,此情況的晝夜更替周期大于一個太陽日。

  b. 若W1=15時

  W3=0,則此情況物體無晝夜更替。

  c. 若30>W1>15時

  W3<15, 則T>24,此情況的晝夜更替周期大于一個太陽日。

  d. 若W1=30時

  W3=15,則T=24,此情況的晝夜更替周期等于一個太陽日。

  e. 若W1>30時

  W3>15,則T<24,此情況的晝夜更替周期小于一個太陽日。

  三、典型題目分析

  例題1:

  某一輪船在太平洋上每日向西跨越經度12度,該船上的人們經歷一個晝夜的時間大約是

  A.26.8小時 B.23.2小時 C.24小時 D.24.8小時

  分析過程:此船每日向西跨越經度12度,意思是一天時間里相對于原來的經度向西變化12度,那么船相對于地面(洋面)向西運動角速度W1=12°/24h=0.5°/h。因此,船相對于晨線的角速度W2=15-0.5=14.5,那船的晝夜更替周期T=360/14.5=24.83(小時)。

  例題1的答案:D

  例題2:2005年10月12日9時整,“神舟”6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飛船飛行中的圓形軌道距地面343公里,軌道傾角為42.4度,繞地球飛行一周需要90分鐘,飛船在太空中共經歷了115小時32分鐘飛行,那么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在太空中飛行大約度過了多少個晝夜

  A.5個 B.24個 C.80個 D.90個

  分析過程: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周需要90分鐘,可知飛船相對地面向東飛行的角速度W1=360°/1.5h=240°/h,那么飛船相對晨線是向東運動,其角速度W2=240+15=255°/h。因此,飛船的晝夜更替周期T=360/255=1.41小時。共飛行時間t=115小時32分鐘即t=115.53小時,則經歷的晝夜次數n=t/T=115.53/1.41=81.94。但是飛船開始飛行是位于晨線以東(北京時間9時發射),而我們的計算是假設飛船開始飛行是位于晨線上,因此見完整的晝夜更替次數為80次。

  例題2的答案:C

  (責任編輯:楊旭杰)

分享“高二地理:關于地球上運動物體的晝夜更替周期長短計算”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性视频高清天天摸天 | 亚洲最大激情在线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日本乱子伦一级视频 |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 日本乱子伦一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