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背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

2016-12-27 10:45:26 來源:精品學習網

  高中物理是高中理科(自然科學)基礎科目之一,以下是育路網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必背知識點,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育路網一直陪伴您。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

  (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

  (3)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4)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牛頓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時的特例,牛頓第一定律定性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牛頓第二定律定量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系.

  2.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即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物體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無關.因此說,人們只能“利用”慣性而不能“克服”慣性.

  (2)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3.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達式F 合 =ma

  (1)牛頓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出物體的運動規律;反過來,知道了運動,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況,為設計運動,控制運動提供了理論基礎.

  (2)對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F 合 =ma,F 合 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別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3)牛頓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間效果.即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它的效果是瞬時對應關系,力變加速度就變,力撤除加速度就為零,注意力的瞬間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4)牛頓第二定律F 合 =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與F 合 的方向總是一致的.F 合可以進行合成與分解,ma也可以進行合成與分解.

  4.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1)牛頓第三運動定律指出了兩物體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總是成對出現的,它們總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同種性質的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生其效果,不可疊加.

  5.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范圍:宏觀低速的物體和在慣性系中.

  6.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體有向上的加速度稱物體處于超重.處于超重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F N (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于物體的重力mg,即F N =mg+ma.

  (2)失重:物體有向下的加速度稱物體處于失重.處于失重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FN(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的重力mg.即FN=mg-ma.當a=g時F N =0,物體處于完全失重.

  (3)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應當注意的問題

  ①不管物體處于失重狀態還是超重狀態,物體本身的重力并沒有改變,只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不等于物體本身的重力.

  ②超重或失重現象與物體的速度無關,只決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減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減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狀態下,平常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液體柱不再產生壓強等.

  7、處理連接題問題----通常是用整體法求加速度,用隔離法求力。

  最后,希望育路小編整理的高考物理必背知識點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物理必背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免费人成看片中文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不卡 | 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最新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