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知識

2016-12-26 23:16:04 來源:精品學習網

   1.縱觀百家

  幾種不同版本的教材對主干知識的處理方式基本一致,都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作了較為完整、系統的介紹。細微的不同主要表現為:人教版的知識線索更加清晰,對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的運行機制介紹得更加明確,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分析得更加透徹;人民版教材對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有利于學生全面認識秦王朝的政治狀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人教版、人民版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主干知識。

  2.百家之長

  (1)秦朝中央機構的運行特點:對軍政大事的決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諸卿進行朝議,最后由皇帝裁決。(人教版)

  (2)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北擊匈奴,收回河套地區,修筑長城和“直道”,加強了北部邊防。……在嶺南置郡,實施軍事鎮守和行政管理。這是嶺南地區歸入中央王朝管轄的開端。……秦朝還在當時被稱為“西南夷”的地區……任命官吏。這是該地區進入中原統一政權版圖的開始。(人民版)

  (3)郡縣制的特點:郡縣制與周代以來“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較,最主要的差別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制的建立……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人民版)

  概念闡釋

  1.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歷史人物。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三皇,一說是伏羲、神農、黃帝;另一說為天皇、地皇、泰皇(即后來俗說的人皇);還有一說是伏羲、女媧、神農。五帝,一說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另一說是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2.三公九卿

  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設有中央執政機構,最高長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稱之為“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員,職責是協助皇帝總管一切行政事務;太尉主管軍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負責監察系統。“三公”各有分工,互相鉗制。“三公”之下有“九卿”,負責各重要部門的具體事務。所有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調動,概不世襲。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歷史: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知識”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另类专区亚洲97在线视频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网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特级欧美aⅴ在线 |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