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林黛玉進賈府》人物出場的描寫藝術
《林黛玉進賈府》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三回,第三回回目是“內兄如海薦西賓,接外孫賈母惜孤女”。在這一回里,曹雪芹以林黛玉進賈府這一件事為中心,通過林黛玉的目見耳聞,神思意會給我們展現(xiàn)了小說的典型環(huán)境賈府的概貌,特別是成功地刻畫了一大批主要人物的形象。下面主要就人物出場的描寫藝術作一些簡要的分析。
第一,先后適宜,詳略得體,虛實兼用:
林黛玉進賈府并不是一下子就見到一大群人,而是經過作者精心構思,讓每人先后出場的。當黛玉到了正房大院,剛進房,首先見到的是“一位鬢發(fā)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這當然是賈母了。賈母乃一家之“老祖宗”,從血緣關系上來說,又是黛玉最親的人,自然第一個見到的應該是她。二人摟抱痛哭一陣之后,經賈母一一指點:“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二舅母。──這是你先前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這樣,邢夫人、王夫人、李紈就都一筆帶過了。
接著,賈母吩咐“請姑娘們”,這樣,迎春、探春、惜春就出場了。在“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的氣氛下,忽聽得后院一聲笑語:“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這種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出場方式,和前面“三春”的到來形成一個鮮明的對照。王熙鳳安排在這個時候出場,既可在寫法上與前后人物的出場有所不同,做到文字翻新,同時又可與寶玉這個主要人物的出場形成一個適當的間隔。
此后,作者用了相當多的文字寫黛玉從寧府回到榮府的一路所見,回榮府后王夫人與黛玉的談話,黛玉與賈母一起進餐,等等。這一切的描寫,恰恰是作者在為另一個更高潮的人物出場作鋪墊,因此,當吃完飯,賈母命令其他人“你們去吧”,只剩下她和黛玉二人之后,剛要說幾句話時,“只聽見外面一陣腳步響,丫鬟來報道:‘寶玉來了’。”這樣,小說掀起了這次人物出場的最高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描寫了王熙鳳出場后,賈母即命“帶黛玉去見兩個舅舅去”,而結果是賈赦說:“連日身上不好,見了姑娘彼此傷心,暫且不忍相見。”賈政也因今天“齋戒”去了,故都沒見著。在禮規(guī)上,兩位舅父大人是必須見的,但在文章上如果一個個見面伺候,敘說一番,則不但文字枯燥,而且這兩次舅甥的暗談,文字上也是很不好寫的,結果作者采用避難就易,避實就虛的方法,既做到了理之所必見,又避免了實見時描敘的困難。
第二,描摹形貌,揭示性格,窮形盡相:
文中王熙鳳的出場,描寫的非常出色。一聲笑語:“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已初步展示了她放任的性格。接著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她的穿戴,配上她那“丹鳳三角眼”,“柳葉吊梢眉”的俏麗相貌,風騷、苗調的體態(tài),威而不露的神情,再加上丫頭、婆子,眾星捧月似地前呼后擁,這位年輕、風流、得勢、有權的主兒,就從文中活脫脫地站了出來。再看她的言談舉止,攜了黛玉的手,就那么細細打量起來,故作驚嘆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三句話,于夸贊黛玉嬌美容顏,同情黛玉不幸身世之中,蘊含著對賈母不失時機的阿諛逢迎。這王熙風不僅會說,還很會做。她感情極豐富,變化極迅速,說著、哭著,賈母一制止,立刻就“轉悲為喜”,自我解嘲,說自己勾起老祖宗傷心,該打。作品通過這樣很精煉的外形描寫和一件小事,就把王熙鳳這個人物由表到里的主要特點十分精確地勾畫出來了。
賈寶玉的出場,不僅排在最后,而且事先作過一番渲染,主要是王夫人對黛玉的交底,說賈寶玉是一個“孽根禍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他的嘴里“有天沒日,瘋瘋傻傻”。加上黛玉幼時聽母親說過,這個寶玉“頑劣異常,不喜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等等。這樣,讀者也就和黛玉一起,事先對賈寶玉形成了一個先入之見:“這個寶玉不知是怎樣個憊懶人呢。”當作者完成了這樣一番鋪墊之后,送到黛玉和讀者面前的寶玉卻完全是另外一個青年公子的形象,尤其是使寶玉接連兩次亮相,由形到神的描繪,不僅使黛玉見了吃一大驚,就是讀者也因前后截然不同的對照,而留下了強烈的印象。此外,作者還托用后人的兩首“西江月”詞,從另一側面揭示了他的性格特點,點破他以后的身世遭遇。從表面看,這里句句都顯示著對寶玉其人的嘲諷;但透過字面,卻又處處看到作者對寶玉性格的贊美。這種欲贊還諷,寓褒于貶的新穎手法,在這里是顯得十分別開生面的。它也是《紅樓夢》刻劃人物的重要手法之一。所謂“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這常常是賈寶玉外形特征的表現(xiàn),而“行為偏僻性乖張”,“古今不肖無雙”,“于國于家無望”,卻是賈寶玉內在性格的核心所在。從這里我們也可看出,作者所要寫的主要人物主要是封建社會的叛臣逆子,而不是一個風月場中的情癡情種。
第三,人物環(huán)境,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
在寫黛玉與眾人會面時,作者還穿插寫了不少黛玉所見賈府房舍的結構,豪華的陳設,貴族家庭的禮規(guī)家法以及生活習慣等等。安排這樣的穿插,既使人物的出場波瀾起伏,又使行文顯得變化多姿,同時這些穿插內容本身又是不可少的,因為通過第十七回“試才題對額”后面有對大觀園的系統(tǒng)介紹,而兩府的環(huán)境這樣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則主要是從這里的穿插來反映的,因此這些穿插又不是處于一種附屬的地位,而是有其獨立的重要意義。同時這里所寫的一切,又很符合林黛玉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養(yǎng)。因此對賈府環(huán)境的描繪,實際也是從一個特定的側面表現(xiàn)了剛剛進入這個環(huán)境的人物林黛玉。從這里也可看到,《紅樓夢》的文字不但沒有一處閑筆,而且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的寫法都不是隨意寫出來的,其中的關聯(lián)和脈絡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學習。
(責任編輯:楊旭杰)
分享“高二語文:《林黛玉進賈府》人物出場的描寫藝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