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試論《林黛玉進賈府》的板書設計藝術
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的《林黛玉進賈府》一文,由于篇幅長,詞匯量大,文字深奧,人物關系復雜等原因,要在兩三節課內完成教學任務,且還要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屬不易。
一次,我因執教此文,在學校的優秀課例競賽中一舉奪冠,這除了是我在理解課文個性,定準教學目的,把握好重點難點,合理選擇切入口等方面較具特色外,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新穎別致的板書設計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真正使它發揮了板書是展開于空間,表現為靜態,感之于視覺,以展開知識的“核”而存在于黑板上的一種藝術魅力。因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內容與形式統一的整體,是在教師的審美創造下,在學生的審美參與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作為一部優秀作品,它不僅內容是美的,而且形式也是美的。當然,內容美要通過形式美才得以表現,形式美又要靠美的內容來傳達。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還應該將抽象的知識在學生面前表現為具體化,形象化。而作為形式之一的板書,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林黛玉進賈府》一文在整個《紅樓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林黛玉進賈府為契機,生動地再現了封建社會中豪門望族之家深嚴的等級,繁縟的禮節,虛假的人情和奢侈的生活。它初步勾勒出了整部《紅樓夢》的典型環境。它不僅安排了主要人物在這—回中登場了亮相,突出地刻畫了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而且還揭開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故事的帷幕。此外,作為我國最為優秀的故典小說中的一篇要文,該文在對賈府的環境,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主要人物出場的藝術性描寫等方面都可謂是別出心裁,嘆為觀止。
因此,學好此文,對我們正確理解《紅樓夢》博大精深的內涵,弄清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以及欣賞作者那爐火純青的語言藝術和高超的創作手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使學生在極其簡短的時間內更為直觀地把握住課文豐富多彩的內容,我在設計本文的板書時,力求做到了既要落實“雙基”,突出重點,又做到了規范,工整,美觀,具有藝術性:既提挈了課文的結構層次,情節線索,又給了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熏陶,既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了課文錯綜復雜的內容,又脈絡清晰,簡潔明了。
首先,從板書的整體形象看:它是一把濃縮課文內容,疏理教學思路的藝術扇子。
這把扇子從扇把到扇面的各個部分都有條不紊,提綱挈領式的概述了課文豐富的內容和復雜的人物關系。同時,它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地將教學思路一清二楚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此外,作為一扇頗具立體感的藝術品──扇子,除了給人以美的享受外,還給人以實用的感覺,即視之可感,拾之可用。
其次,從橫向平面看:它展示了課文人物的主客體關系,即作為線索人物的林黛玉與賈府中各主要人物的種種關系。尤其是林黛玉與賈寶玉最初見面時的心態由以扇把為軸心的扇骨粱明顯地層現了出來。這兩位青年男女初次相見便產生了強烈的心靈感應:一個大驚,一個大笑,都深感似曾相識,心心相通。這一情節的展示不僅照應了《紅樓夢》開頭神瑛侍者和絳珠草的故事,給兩人的關系蒙上了一層浪漫主義的色彩,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為寶黛愛情這一全書最主要的情節線索的展開設下了伏筆。為此,這一板書內容在教師的提示下,對學生理解課文有關內容大有裨益。
再次,從橫向平面的縱向層次看:它多角度多層次地層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突出,簡潔明了。
第一個層次,其扇把展示了小說中人物的身世及其關系。位居扇把上的林黛玉是賈府里老祖宗史太君的外孫女,屬賈家客人,是因其父母早逝而應邀來外祖母家“寄居”的。而整個扇面上的人物均為賈府中不同輩份的老少主人。這就很明顯地告訴了讀者扇面與扇把的關系為主客體關系;而位居扇把上的林黛玉作為見證人正是因為她的所見所聞所感才得以讓我們認識了賈府內個性鮮明,呼之欲出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可見,扇把與扇面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整體。
第二個層次,是扇面頭部形似橢圓的部分,也就是林黛玉所要到達的目的地──賈府。因賈府“與別家不同”,其環境顯赫華麗,精致高雅,其人物養尊處優,雍容華貴。這就給了讀者對賈府的初步印象,尤其是這個橢圓就像一面哈哈鏡,使林黛玉從這里面看到了賈府內形形色色的人物。
第三個層次,則突出了人物描寫的詳略與虛實,從而也告訴了讀者賈府中眾多的人物的主次關系。對賈寶玉和王熙風是詳寫,對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三姐妹等是略寫;對賈母、王熙風、賈寶玉是實寫,而對賈政、賈赦兩位未出場的人物是虛寫;對賈寶玉、王熙風作單獨介紹,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賈氏三姐妹等作集體介紹。主要人物位居扇中,次要人物和虛寫人物位居扇側及邊緣位置。
第四個層次,主要是突出作者富于藝術性的人物出場描寫。對賈母的出場,作者未作過多的渲染,只是憑林黛玉的“感覺”和見聞,寫出圍繞賈母的氣派,禮儀,在情節的自然發展中由兩個丫頭攙扶著,兒媳孫媳及姑娘們簇擁著她出場,可謂是前呼后擁了,這就顯示出了這位賈府最高統治者的威嚴和權勢。
對王熙風的出場描寫,作者用了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先聲奪人”法,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給了讀者“突然襲擊”的感覺,而這一感覺卻讓讀者對王熙風不凡的性格有了初步的認識。
而賈寶玉的出場,則是“先抑后揚”的“姍姍來遲”。這就突出了主要人物的出場給了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感覺,這也為寶黛初會打下了心里基礎。
而作為線索人物的林黛玉由于初來這“與別家不同”的賈府,故而顯得謹小慎微。
第五個層次,則揭示出幾個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賈府的老祖宗一一賈母是一個地位尊貴,氣宇不凡的封建大家長,賈府中的受寵媳婦王熙風則是一個潑辣虛偽,刁鉆狡猾的封建大管家形象。
作為整部《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本文線索人物的林黛玉,在本文中也充分地表現出了知書達禮,本性高潔,聰穎嬌美,體弱多情的形象特征。
而主要人物賈寶玉,作者通過對他出場的勾勒肖像描寫,言行舉止及《西江月》二詞的寫照表現了他憤世嫉俗,追求自由平等,蔑視功名利祿,與當時社會格格不入的思想行為,是一位具有強烈反抗精神的判逆者形象。
總之,對《林黛玉賈府》一文,優化性的板書設計,既提挈了復雜的課文內容,又做到了簡潔美觀,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美感教育。這也就充分地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多功能性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優越性。
板書設計附略。
寫于1998年5月9日。
刊于1998年12月《清遠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1998年會優秀論文集》。
發表于2005年5月北京《教與學研究》。
(責任編輯:楊旭杰)
分享“高二語文:試論《林黛玉進賈府》的板書設計藝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