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會計學院財政學類專業介紹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其前身為立信會計專科學校,由“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教育家潘序倫先生始創于1928年,并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開辟了會計學校、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圖書用品社三位一體的辦學模式。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學校同其他財經院校合并。1980年復校,隸屬于上海市人民政府。2003年設置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財政學類 (本科類 )
一、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
本專業定位于“財稅基本理論應用和財政稅收實務操作”,主要培養能熟練運用財稅理論、掌握財稅基本政策與實務以及績效評估實務操作的專業人才。
本專業主要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誠信、創新、奮斗精神,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公共財政基本理論,熟悉我國財稅領域的制度與法規政策,具有扎實的現代財稅管理、公共組織財務與績效管理以及組織機構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理論知識與實務技能,能夠在財稅系統及其他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和非營利性公共組織以及企事業單位、中介組織從事公共理財、績效評估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專業特色與培養規格
本專業貫徹“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國際化”的培養原則,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應用相結合,注重財稅基礎理論運用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建立起課堂理論學習、實驗室模擬實驗、實習基地實踐操作“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構建通識基礎教育、學科基礎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三大理論教學平臺,素質實踐、模擬實驗和綜合實踐三大實踐教學平臺,使學生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專業素養;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不斷更新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內容,使學生及時了解國內外財稅理論及實務最新的發展動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財稅基本理論知識和公共理財及績效管理方面的業務技能,具有熟練運用計算機、外語和進行財務會計操作的綜合素質以及團結合作、精誠奉獻的團隊精神,滿足社會對應用型、復合型和國際性人才的需求。
本專業畢業生應達到以下方面的培養要求:
1.具有實事求是、誠信創新和理論聯系實踐的科學精神,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積極進取的精神;能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和社會環境;
2.掌握財政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熟悉財政稅務實踐部門的業務操作流程,具有熟練操作財政稅務部門業務軟件、辦理財政稅務部門業務的能力;具備嫻熟的財務會計分析和應用技能;
3.熟練掌握公共財政預算管理、公共組織理財、公共部門績效管理以及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基本理論,具備運用所掌握的理論從事相關專業實際工作的能力;
4.熟悉我國財稅領域的政策、法規,系統了解財政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掌握財政經濟類文獻檢索的方法與技能,具有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與可持續學習和研究發展的能力;
5.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具有閱讀專業英語文獻的基本能力;具備嫻熟的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具有運用財政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基本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專業核心課
本專業主要課程包括:大學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程序設計、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法、金融學、會計學原理、財政學、稅收學、International Taxation、中級財務會計、中國稅制、公共預算管理、公共組織理財、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社會保障學等。
四、主要實踐環節
為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專業技能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本專業設置實踐環節課程平臺,共35學分,分為素質實踐、專業模擬實驗和綜合實踐三個模塊。
五、學制
本專業教育實行四年的基本學制,并實行彈性學制,具體規定詳見《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籍管理規定》。
六、學位及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必須修滿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168學分,獲得相應的學分,達到學校有關要求的,準予畢業并頒發畢業證書;經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責任編輯:李彩絨)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