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晝夜現象與晝夜更替之間的區別

2016-12-22 01:44:46 來源:滬江高考資源網

   在學習地球自轉地理意義時,晝夜更替是必須掌握的。但是此部分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要完全掌握,筆者認為應該注重以下兩個方面的知識點。

  晝夜現象與晝夜更替之間的區別

  晝夜現象是指由于太陽光線的照耀,地球面向太陽一面被照亮處于白晝狀態,而另一部分由于自身的阻擋未被太陽光線照亮處于黑夜狀態。因此,晝夜現象的形成與地球為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及日地距離(太陽光線能夠到達地面)有關,而與地球是否自轉無關,也就是說假設地球不自轉,也會存在晝夜現象。

  地球上的晝夜更替是指地球上某地從晝到夜再到晝的地理現象,它的形成首先要求地球上存在晝夜現象,而周期的長短與地球的自轉角速度是有關的。

  其計算法則可以從晨昏圈入手,晨昏圈是太陽光線與地球表面相切的切點連接而成,晨昏圈上太陽高度為0度,把地球平分為晝半球和夜半球。在某天或很短時間里,我們可認為晨昏圈相對于太陽的空間位置是固定不變的(這是由于地球的公轉周期較長,在較短時間內日、地的相對空間位置變化很小,那么太陽光線與地球表面的切點的空間位置變化很小)。由于地球不斷自轉,因此晨昏圈相對于地面向西移動,向西移動的角速度就等于地球的自轉角速度。因此,我們理解晝夜更替周期就可以這樣認為,地球上各地隨著地球的自轉,從位于晨線上(見到日出)到位于昏線上(見到日落)再回到晨線上(再次見到日出),這樣的一段時間長短就為該地的晝夜更替周期長短。晝夜更替就可以看作是地面上各地相對于晨昏圈的運動,其周期大小T=360°/地球的自轉角速度。現在,地球上各地(除南、北兩極點)角速度均為15°/小時,因此晝夜更替周期為24小時,稱為一個太陽日。如果地球只是公轉而不自轉,則地球上的晝夜更替周期為一年。

  (責任編輯:楊旭杰)

分享“高二地理:晝夜現象與晝夜更替之間的區別”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又黄又爽又色无遮挡国产 | 亚洲乱码小电影AV | 曰本va欧美va久久 | 日韩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少妇偷乱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成a人片在线观看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