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晨昏線與地球
晨昏線與地球,知識分享,
從理論上講,晨昏線所在的平面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在地表的晨昏線是一個大圓[大圓:球面被通過球心的平面所截成的圓,是球面所能截取的最大的圓。大圓的圓心就是球心。],地球的球心就是晨昏線的圓心。但實際上,包圍地球的大氣有散射折光作用,使地平面以下34′的光線能折射到地面上來,這樣,當清晨的太陽在地平面以下34′時,在地平面上就已經看到了散射折射光;而在傍晚,太陽已經落在地平面以下34′時,在地平面上還可以看到它。另外,在地球上看,由于太陽的體積巨大,太陽是一個圓面,而不是一個光點,它具有16′的視半徑,這樣使白天延長,所以,晝半球向四面八方擴大50′(34′+16′),而夜半球都縮小50′,因此晝夜半球不一樣大,晨昏線也不是真正的大圓。
經過測算,在春分、秋分兩天,全球晝夜也不真正等分,白晝時間為12時8分鐘,黑夜時間為11時52分鐘。為簡便起見,我們仍把晨昏線看成是一個大圓,把晝夜半球等分。但這一事實我們要了解,它能加深我們對理論與生活之間差別的理解。
以上是育路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高二地理:晨昏線與地球的知識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責任編輯:楊旭杰)
分享“高二地理:晨昏線與地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