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如何品出古詩的意鏡

2016-12-21 21:46:13 來源:逍遙右腦記憶網

   一、了解背景。古詩語言精練,篇幅短小。詩人一般不可能交待寫詩的目的和當時的社會背景。這就必須向老師、家長或書本求教,為理解詩意、進入意境掃清障礙。如學習《梅花》一詩,如果了解了這首詩是王安石變法失敗后復雜心情的表白,那么你對詩中梅花凌寒獨自怒放的意境就會有更為深刻的體會。

  二、理解詞句。要進入詩的意境,必須準確理解字詞句的含義。古詩的意境,往往是選用表現力強的詞語構設的。因此抓住這類詞語,分析、理解其所蘊涵的意義,就能進入詩的意境,打開詩人情感的大門。

    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被人稱好,為什么?如果換用其他同義詞,就沒有“綠”字那么形象、生動?吹竭@個“綠”字,就讓人似乎看到一陣春風剛過,隨即出現一片翠綠,整個大地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從中折射出詩人思念春光旖旎的江南,急欲回去的心情。

    此類例子很多,如:“月出驚山鳥”的“驚”,“僧敲月下門”的“敲”等,舉不勝舉。由此可發現,富于表現力的詞語大多數是動詞。因此在鑒賞時應多注意動詞。優秀的古詩中一般有膾炙人口的名句,這些名句往往是理解內容的關鍵。

  三、想象補白。詩歌的思路具有跳躍性的特點,這給理解詩意和體會意境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同學們要善于展開想象來填補因“跳躍”而形成的句與句之間的空白,從而更好地“入情悟境”。如學習《尋隱者不遇》一詩,針對“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一句,大家可以提出“誰問”“問什么”“言者是誰”“‘師’是何人”等問題進行補白。

  四、品析修辭。古詩中有不少詩句運用了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從而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體化、形象化。同學們應仔細品析這些修辭手法,進入詩人的意境。如學習《暮江吟》一詩,大家可以通過細細品析“露似珍珠月似鉤”這一比喻句,來領悟全詩的意境。

  五、賞析體會。 古詩具有獨特的音韻美、節奏美和狀物抒情之美。通過賞析詩句以及自己練讀,可以加深對意境的理解、體會。

    如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在初步進入詩的意境之后,同學們可以閉上眼睛,隨著配樂朗誦的錄音,在腦海中自然地形成一幅生動形象的送別圖。除了欣賞范讀外,大家還要定準思想感情的基調,把握好朗讀的語速、語氣、節奏、重音,準確地讀出詩的韻味。大多數古詩,總是有感而發的。有的是借物抒情,如《詠柳》;有的是借景抒情,如《望廬山瀑布》;有的是借事抒情,如《贈汪倫》;有的直接抒發感情,如《前出塞》。

  品味古詩的意境,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有利于培養自己獨立的思維辨別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受益終身。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語文:如何品出古詩的意鏡”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 | 伊人久久综合线亚洲2019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中文字幕天堂网手机版 | 欧美免播放器一区 | 中文字幕制服亚洲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