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美術專業色彩考試應注意哪些問題?
色彩是美術藝考中的重要考試項之一,也是取得高分的關鍵,那么在色彩考試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對色調的追求貫穿訓練的始終。色調,簡單的說就是整個畫面給人總的色彩感覺,大的色彩效果。物體呈現的色調,反映了光源色的特點,不同的色光產生不同的色調,寫生中的色調是客觀存在的。影響色調最大的因素是光源色:光源色冷暖明確者,色調服從光源色,既光源色是暖的就形成暖調子;光源色是冷的就形成冷調子;光源色強就形成亮調子;光源色弱就形成暗調子。印象畫派畫家就認為:色彩來源于光,物體并沒有固有色,“光之不存,色之焉附”。同學們打破固有色的概念,咱們的光色就會慢慢豐富起來。對畫面色調的運用可分為兩方面的把握:
一、定色調
繪畫中的色調猶如音樂中的音調,講究和諧。個別色彩脫離整體而跳出來,會使人感到很刺眼、不舒服,因為他破壞了整體。定大調子之前應先觀察對象,注意幾點:
1、先看一下是否有占畫面絕大部分的顏色,可參考大面積襯布的顏色和主體的顏色。這種大面積的顏色可以統領全局的話,就可以以這種顏色作為基本色調,我們用這種顏色做個“有色眼鏡”來觀察對象。
2、用素描這把尺子來校對明暗和色度。平時大家主要訓練“關系”、質感以及高低調子的把握。這對色彩的明度、高低調的確立很有幫助。
3、對鮮灰的分布有所了解。比如確立你要畫的藍襯布是鮮藍色還是灰藍色。各個物體本身的鮮灰也各有異。莫奈的《魯昂的大教堂》組畫中的某些作品,為了表現腐蝕和生霉古墻的灰暗而充分運用鮮灰的對比達到真實感的效果。
4、對畫面的冷暖要作到胸有成竹。一個白色的瓷器,在太陽的直接照射下(室外陽光下),亮部呈暖暖的黃色、暗部呈偏冷的紫色。在室內不接受陽光的直接照射,亮部呈偏藍的冷色、暗部則偏暖。大家要清楚,幾乎咱們所說的各種色彩對比,如冷暖、鮮灰都是“相比較”而言,沒有絕對。一些初學者就特別討厭調色板上的顏色,稍一摻合、顏色擺在紙上,馬上就涮筆。其實,咱們涮掉的可能是很好看的顏色。
二、 對色調的統一要有足夠的重視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調同時出現時,每一個色調自身要先統一起來。比如陽光直接強烈照射下的白色瓷器,亮部是黃色調,暗部是藍色調。這里,黃色是主調,藍色是輔調。暗部你再加進其他的顏色,也可以加受環境影響的顏色,注意暗部內的顏色變化不要跳出主調。主調決定全局,它與輔調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在一個畫面里幾種色調要有主有次,并和諧統一在整體色調之中。同學們還要善于無限的去充實、豐富色調,而不是去簡化它在豐富的過程中要命的分本領就是控制整體。
(責任編輯:劉洋)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