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介紹
重慶三峽學院創建于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移民之都萬州。1994年3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碼10643),是三峽庫區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04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現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東南大學對口支援單位。2007年,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明確提出,要把重慶三峽學院建設成為學科特色鮮明、知名度較高的綜合性大學。
廣播電視學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
1.廣播電視新聞學
包括廣播電視新聞理論與實務。
廣播電視新聞理論旨在研究視聽信息傳播規律,著重研究廣播電視媒體新聞傳播的規律和特點。特別關注媒介融合時代視聽傳播理論的再認知及其體系的重構。研究重點包括:視聽傳播理論、廣播電視體制機制。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造就熟練掌握廣播電視傳播理論與技能的人才為基本目標,為高校和科研機構培養能夠適應全球化時代廣播電視發展要求的高層次教學科研人才,為廣播電視機構培養能夠適應媒體高速發展的高素質應用與研究并重的復合型人才。
要求畢業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熱愛祖國,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創新能力和獻身精神;掌握本學科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畢業生應掌握廣播電視新聞采寫、編輯、制作等業務技能,同時重視理論研究能力的培養,具有從事廣播電視傳播的熟練業務能力,熟練掌握一門或多門外語。
廣播電視新聞實務在對廣播電視新聞實踐領域的最新發展進行追蹤和研究的基礎上,從理論的視角對其進行分析和評價,為其發展提供策略性意見。其研究重點包括:廣播電視新聞報道與節目策劃、廣播電視出鏡報道與新聞主持等。
近年來處在教學和科研一線的主要學術帶頭人為周小普教授以及周勇、高貴武兩位副教授,另有一位講師顔梅博士。
2.廣播電視文化學
旨在研究廣播電視傳播與社會文化發展之間的關系及規律。研究重點包括:廣播電視數字化傳播、國際廣播電視傳播、紀錄片、影視文化、影視美學等。
主要專業課程
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廣播電視傳播史研究》、《視聽傳播理論研究》、《廣播電視新聞報道前沿》、《廣播電視文化傳播研究》、《廣播電視媒介批評》、《廣播電視傳媒數字化傳播研究》、《廣播電視管理規制研究》、《廣播電視媒體運營》、《廣播電視節目形態與策劃》、《出鏡報道與新聞節目主持》、《人際傳播學》等。
畢業生主要去向
目前,廣電專業已累計招收本科生共21屆,已培養該層次學生近600名;現已畢業17屆,為社會輸送了超過500名合格畢業生;從1983年開始招收廣電方向研究生,共畢業多達20多屆,約計200余人。其主要去向為國內各大新聞媒體、特別是中央和省級廣播電視臺,還有部分在國內知名高校從事新聞教育工作。
(責任編輯:李彩絨)
分享“重慶三峽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