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介紹
華東理工大學原名華東化工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學和震旦學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學(上海)、震旦大學(上海)、大同大學(上海)、東吳大學(蘇州)、江南大學(無錫)等;は岛喜⒔M建而成的新中國第一所以化工特色聞名的高等學府。1956年被定為全國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學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確定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華東理工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1997年上海市參與共建共管,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獲準建設“985創新平臺”,是國家首批實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改革與建設,現已發展成為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致力于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具有多元人文知識、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環保節能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統一,具有扎實的電器、電力電子、電氣傳動、電氣系統設計及應用等專業基礎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能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等相關領域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與組織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
本專業是強弱電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軟件與硬件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學生在電工電子、信息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接受系統訓練后,具有解決電氣工程技術分析與控制技術問題的能力。特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電氣控制和計算機控制方向逐步辦出特色。
本專業教學過程分為:公共基礎教育、專業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三個階段。主要課程為:電工原理、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拖動基礎、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系統、電力電子技術、邏輯及可編程控制系統、工廠供電、計算機軟件基礎、微機原理等。
本專業注重對學生開展專業素質的培養和訓練,在抓好第一課堂的同時,加強第二課堂活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非智力因素的開發,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畢業生就業方向:
1.航天、航空、信息、金融、電力、石化、輕工和醫藥等行業從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設計、研究和維護等工作。
2.自動化設計研究單位,從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開發和應用等方面的工作。
3.中外合資或獨資企業和高科技開發區從事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相關的產品開發、研究、應用和售后服務等。
4.進一步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生達到教學要求后,可獲得本科生畢業證書和工學學士學位證書。
(責任編輯:李彩絨)
分享“華東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