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期中綜合測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屬于商品的是( )
①家里用的天然氣 ②贈送同學的禮物 ③向地震災區空投的援助物資 ④家庭用的自來水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我國的人民幣( )
①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 ②它的購買力是由國家規定的 ③在商品交換中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④它的流通是我國國民經濟賴以維持發展的血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4年3月2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明顯貶值,即期匯率全天下跌逾300個基點至6.2275,創逾一年新低。人民幣年內累計貶值2.87%,基本將去年全年升值幅度抹平。據此回答3~5題。
3.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在經濟領域可能會出現如下情形( ) ①同樣多的人民幣兌換的美元減少 ②我國商品出口量增加 ③國內商品價格下跌 ④到中國來旅游的外國人增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意味著( )
A.美元匯率上升 B.美元匯率下跌 C.我國進出口貿易額將大幅度上升 D.我國直接利用外資將大幅度增加
5.保持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總體穩定,有利于( ) ①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人民生活安定
③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④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圖函數圖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2013年上半年中的價格走勢。根據該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該商品很可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 ②該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在不斷增加 ③該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減少 ④生產者可能會擴大該商品生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上個世紀90年代末,某國中西部出現了罕見的災害天氣,導致該地區玉米產量比預計下降了53%,造成玉米價格大幅度上升。玉米價格的上升,不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還造成小麥需求量上升。這說明( )
A.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小,且玉米和小麥是替代商品
B.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大,且玉米和小麥是替代商品
C.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小,且玉米和小麥是互補商品 D.玉米的需求彈性較大,且玉米和小麥是互補商品
8.下列圖像中x軸表示社會勞動生產率,y軸表示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其中正確反映兩者關系的是( )
2014年3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0%。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7%。據此回答9~10題。
9.下列對物價上漲可能造成的影響分析正確的是( ) ①人民生活水平相對下降 ②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 ③居民投資收益一定減少 ④市場通貨膨脹壓力加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居民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糧油食品價格上漲,可能會引起居民消費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 )
A.不變 B.減小 C.增大 D.不確定 11.在成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就餐時餐館能提供個性化服務,即根據顧客的性別、年齡、口味、身份甚至就餐目的來“量身定制”菜單,于是專門幫顧客制定菜單的職業──點菜師應運而生,并逐漸成為都市的熱門職業之一。這說明( )
A.生產決定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 B.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C.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帶動新興產業的成長 D.生產是消費的目的和動力
12.人們通常把盡可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稱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離我們很近,把白熾燈換成節能燈、使用環保購物袋、教材循環利用、廢物再利用等都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這說明( )
①消費行為會對社會經濟產生影響 ②家庭要超前消費,防止消費滯后 ③要改變消費習慣,提倡綠色消費 ④低碳生活會導致消費水平的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的人數多了,程度高了,大量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走進工廠企業、公司等經濟部門,推動了我國經濟發展。這一材料說明( )
A.生產決定消費
B.消費對生產有導向作用 C.消費提高了勞動力質量
D.消費是生產的目的
14.國人歷來推崇“薄利多銷”,適合“薄利多銷”的商品應是
( )
A.需求彈性大的商品 B.需求彈性小的商品 C.價廉物美的商品
D.價高利大的商品
15.每公斤生豬價格和飼料類糧食價格之比被稱為“豬糧比”,
“豬糧比”61被視為農戶盈虧的平衡點。當“豬糧比”低于61時,對農戶的影響可能是( )
①擴大養豬規模 ②養豬成本增加 ③減小養豬規模 ④養豬成本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山東省近日出臺《關于發揮價格職能作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指出,私營經濟發展可以享受“國民待遇”。有關人士分析,民間資本投資的綠燈正在逐步打開。據此回答16~17題。
16.對不同所有制經濟實行同等待遇。下列選項中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適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客觀要求 ②否認了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③有利于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的局面
④不同所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我國現階段之所以要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是因為民營經濟( )
A.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 B.堅持了讓一部分先
富起來的原則 C.適應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D.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8.近期,企業面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土地與勞動力成本提高、人民幣升值的困境。企業要提高競爭力必須做到( )
①制定正確經營戰略 ②依靠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行低價競爭 ③誠信經營 ,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④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9.H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王某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轉移公司財產以逃避公司債務,損害了公司債權人利益。在這種情況下,王某對公司債務應( )
A.以法人財產承擔有限責任 B.以法人財產承擔連帶責任 C.以個人財產承擔有限責任 D.以個人財產承擔連帶責任 20.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新建的加油站紛紛將為電動汽車充電或為天然氣汽車加氣項目列入規劃,加油站的這種變化表明( )
A.新技術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B.企業經營應適應市場需求 C.“節能減排”是經濟發展趨勢 D.市場需求變化決定產品供給 21.在全國培訓就業系統工作會議上,有關負責人指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將重點解決好下崗職工、大學生和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問題。要順利實現就業,下崗職工、大學生和新生代農民工需要( )
①提高勞動生產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②加強技能訓練,提高職業技能 ③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④更新就業觀念,主動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漫畫《惡意討薪》啟示我們(
)
A.實現和維護勞動者權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B.勞動者要增強維權意識
C.勞動者要增強法律意識,要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維護權益 D.勞動者要樹立競爭就業觀
23.匯豐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發布的亞洲調查報告稱,中國是居民儲蓄最高的國家,中國內地消費者將每月收入的45%用于“儲蓄”,其中,銀行存款18%、股票基金13%、保險7%以及養老年金7%。居民選擇銀行存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銀行存款靈活方便,收益穩健,沒有風險
B.銀行的信用比較高,銀行存款比較安全,風險比較低 C.銀行存款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有效的投資方式
D.銀行存款以中央政府的信譽擔保、以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保證,風險較小
24.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儲蓄“搬家”現象(簡單講就是取出存款,投資到股票等資本市場)頻頻發生。其原因是( )
A.活期儲蓄流動性強、靈活方便 B.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具有損失利息的風險 C.投資股票比較安全,風險比儲蓄低 D.儲蓄存款收益一般較低
25.“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央視二套《理財》節目的名言。這句話給我們的投資啟示是( )
A.要多元化,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B.要集中優勢,選擇股票等高收益的投資方式
C.要組合投資,存款儲蓄、債券、基金、商業保險都要涉及 D.轉變投資觀念,變被動等待為積極主動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 不同商品生產者生產同一種商品,按同一價格出售,為什么有的賠錢有的賺錢?同一商品生產者出售同一種商品,為什么有時賠錢有時賺錢?(8分)針對上述兩種情況,你認為商品生產者應該怎么辦?(4分)
27.材料一 以下是北京某大學2014年即將畢業的學生就擇業問
題發表的看法。
同學甲:我要根據自身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滿意的工作。
同學乙:我想考公務員,因為工作比較穩定、也更體面。 同學丙:只要留在北京,什么工作都可以。
材料二 當前我國“用工難”和“就業難”問題并存,“兩難”問題困擾著政府、企業和勞動者。能否清除認知障礙,平衡利益矛盾,決
定著政府、企業和勞動者能否和諧共“舞”。
(1)運用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闡述實現就業對于勞動者的意義,并簡要評析三位同學的擇業觀。(13分)
(2)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就“兩難”問題的解決,談談政府、企業和勞動者應如何做。(6分)
28.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根據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要求,堅持和完善
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一,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第二,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第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這兩者對立起來。 依據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請將材料一中的空白處補充完整。(3分)
(2)現階段我國有哪些非公有制經濟?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是什么?(7分)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什么必須堅持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其意義是什么?(6分)
(責任編輯:張新革)
分享“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期中綜合測試題”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