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介紹
哈爾濱工程大學坐落于美麗的松花江畔——北國冰城哈爾濱市。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1970年,在“哈軍工”原址,以海軍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師為基礎,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2年,成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1996年,進入首批“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2年,被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國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龍江省政府、海軍四方共建;201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行列。學,F隸屬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是我國“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船舶與海洋工程(本科類)
培養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研發、設計、建造、檢驗、管理、教育等高層次專門人才。
該專業始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的海軍工程系艦船設計專業。設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2個專業方向。該專業為教育部類特色重點建設專業和國防重點專業。
開設的主要課程:力學基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靜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構造、船舶阻力與推進、船舶操縱性與耐波性、船舶與海洋平臺制造理論與方法、船舶與海洋平臺設計原理、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強度及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動力學等。
該專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實驗設備和測試手段,擁有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的國內首座循環水槽和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國內的實驗教學中心。具有“海洋工程多功能深水池(50m×30m×10m)”深水池,擁有國內領先水平的X—Y航車系統。“船模拖曳水池”是ITTC正式成員單位,配備有三維多板造波機、大型四自由度適航儀等先進設備。船舶CAD/CAM實驗室擁有各類主流大型造船工程應用軟件和結構分析軟件,為大型造船企業設立Tribon軟件培訓中心。該專業設備總值總資產超過4億元。除多功能實驗水池外,上述實驗室全部用于專業本科生實驗教學。
該專業是國內高校首家通過英國造船師協會(RINA)的評估和認證的本科專業,每年提供20名免費學生會員名額,標志著本專業的教學和實驗水平得到國際認同。美國船級社ABS、挪威船級社DNV、英國勞氏船級社LR、德國船級社GL、日本船級社NK五家國際知名船級社和英國造船師協會(RINA),以及韓國STX集團等9家造船企業在該專業設立獎學金。近年來,該專業與美國休斯敦“能源谷”緊密聯系,共同創建了“深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該中心已入圍我國“111工程”計劃。2006年《科技時報》評選該專業全國綜合排名。
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到與船舶和海洋工程有關的公司及國家各部委機關,以及沿海、沿江各船舶設計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業工作,部分取得留學資格,被選送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挪威、德國、日本、希臘等國留學深造。該專業畢業生近三年一次就業率分別為97.7%、96.8%、97.8%.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單位:
中國船級社、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708研究所、中航油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大連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青島武船重工有限公司、青島揚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中國長江航運集團青山船廠、大連船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STX(大連)造船海洋技術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中船龍穴造船有限公司、大宇造船海洋(山東)有限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中船遠航船塢有限公司、江蘇太平洋造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遠船務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江南長興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等。
(責任編輯:趙華)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