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冊地理期中必備知識點: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及影響因素

2016-12-04 20:55:15 來源:精品學習網

   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研究課題,曾被稱為科學之母。下面為大家推薦了高二下冊地理期中必備知識點,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1、概念: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又稱城市地域結構,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區分布和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歷史、經濟、社會、行政等四方面。

  3、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因:

  (1)歷史因素:

  ①歷史背景:很大程度上決定功能分區的現狀。例如:北京的商業區,上海的中心商務區;

  ②歷史變化:城市土地利用隨歷史而變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區的班落、城內污染工廠外遷。

  (2)經濟因素:

  ①距離市中心的遠近:距離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價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隨距離的增加而遞減。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業區,商業區外圈形成住宅區,城市外緣形成工業區。

  ②交通通達度:通達度越好,土地價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則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達度低,則往往形成住宅區

  (3)社會因素:

  ①收入:形成不同級別住宅區的常見原因。

  ②社會群體: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區和活動區。例如:住宅區出現分化,高、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③知名度:對住宅區的選擇有很大影響,還影響到商業區和工業區的發展變化。例如:高收人階層集聚形成高級住宅區

  ④種族:對住宅區分異的影響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種族聚居區,如唐人街等

  (4)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規劃,干頂城市社會經濟的自由發展,通過合理引導明確劃定不同功能區。例如:北京方莊住宅小區

  4、城市的合理規劃

  (1)城市規劃的目的: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計劃和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是建設和管理城市的依據,以達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護城市環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規劃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證城市居住和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有效地預防和解決城市化帶來的各類問題,有利于建設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總體布局首先要考慮的重大問題。基本形態有集中緊湊與分散疏松兩類。在我國,中小城市只要有條件,大多采用集中緊湊式,有些大城市為了解決市區人口擁擠、工業集中、交通不暢、污染嚴重等問題,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區的合理布置(協調工業用地與生活居住用地之間的關系)

  工業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區位;工業區和居住區之間有方便的聯系;需勞動力多的工業區接近居民區

  合理安排工業用地位置,減少對居民區的污染。基本無污染的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行業可以布置在居民區內。污染大或有火災危險的企業遠離城市,污染空氣和水源的工業布置在城市的下風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業區和居住區之間設置防護帶。在帶內加以綠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居住環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護帶中一般可設置一些少數人使用的、非長期停留的建筑留有發展余地。

  (5)城市總體布局方案的比較:要設計多個方案進行綜合比較得到最優方案。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二下冊地理期中必備知識點,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下冊地理期中必備知識點: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及影響因素”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小早川怜子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在线高清96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亚洲国产资源在线26u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