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音樂藝考生必備作曲基本理論知識
每年參加音樂藝考的學生也有很多,那么音樂作曲的基本知識大家都了解嗎?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音樂作曲的基本理論知識,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什么是曲式學
曲式是指樂曲的結構形式。有“單段體”、“兩段體”、“三段體”、“變奏曲式”“奏鳴曲式”及“回旋曲式”等。各主題樂段用“A,B,…”表示。如 “兩段體”的曲式圖式是“AB”;“三段體”的圖式是“ABA’”,第三段A’與段基本相同。兒童歌曲多為兩段體甚至一段體;通俗歌曲多是三段式。而“圓舞曲”則常采用回旋曲式。
什么是復調
“復調”是相對于“主調”而言。如果只有一個聲部擔任主題旋律,其它聲部僅起襯托作用,這樣的音樂叫主調音樂。如果旋律聲部不只一個,且各聲部橫向上彼此具有獨立性,縱向上構成和聲關系,形成和協的有機整體,則這樣的音樂叫作“復調音樂”音樂藝考必備作曲基本理論知識音樂藝考必備作曲基本理論知識。復調音樂中,各聲部的旋律依主次關系被稱作“主旋律”、“副旋律”。主旋律只有一個。復調是重要的作曲技法,應用甚廣,其理論基礎是和聲學。“賦格”是復調曲式之一,巴赫將其技巧發展成熟。
什么是對位法
對位是“復調音樂”寫作技法之一。它以和聲學為理論基礎,使各聲部既協和又相對獨立音樂藝考必備作曲基本理論知識文章音樂藝考必備作曲基本理論知識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wk-78500001154780.html,轉載請保留此鏈接!。如重聲合唱(三重唱,四重唱)就是用對位法寫的。對位法又有“嚴格對位”和“模仿對位”之分。俄、德音樂理論家推崇、恪守嚴格對位。
什么是旋律
旋律就是曲調。它是一樂曲區別于它樂曲的根本特征,好似建筑物的風格和韻律。“音素”構成“動機”,動機進一步發展成主題從而形成旋律。具體說來,一定的“音型”、“節奏型”按特定的節奏節拍規律組合形成旋律。旋律具有視覺性:它體現在旋律線(符頭的連線)上。早期有些音樂家追求“旋律線的優美”,認為好的旋律視覺上也應是美的。旋律的創作一靠天才二靠靈感三靠實踐音樂藝考必備作曲基本理論知識音樂培訓
旋律寫作的技巧性是很強的,其發展手法多種多樣,最為豐富。常用的發展手法有:重復,模進,模仿,緊縮,擴展,變化,對比,變奏等。多數概念的講解要通過板示和視聽。
什么是配器
配器法是管弦樂的寫作技法,故又稱為“管弦樂法”或“樂器法”。但對于一切樂隊的演奏乃至于通俗歌曲的伴奏都離不開配器的運用,因此學一點配器知識很有實用價值。
學習配器法是要解決如下問題:
1、各種樂器的發聲原理,音色,音量及演奏法等
2、各種樂器間音量上的匹配關系
3、正確地選用樂器以求正確地表現作品的主題及風格
(責任編輯:劉洋)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