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二下學期生物期末知識點整理
為了幫助大家在考試前,鞏固知識點,對所學的知識更好的掌握,育路小編為大家編輯了高二下學期生物期末知識點整理,希望對大家有用。
2.1遺傳的細胞基礎
細胞的減數分裂
1)減數分裂的概念
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分裂。
2)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配子(列如:精子、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1)精子與卵細胞形成的過程及特征
P17圖2-2,P20圖2-5
書本18-19全部內容
2)配子的形成與生物個體發育的聯系
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細胞,必須相互結合,形成受精卵,才能發育成新個體。
受精過程
1)受精作用的特點和意義
特點:受精作用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
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意義:受精作用對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2)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生物遺傳和變異的重要作用
由于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體組成具有多樣性,導致不同配子遺傳物質的差異,加上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隨機性,同一雙親的后代必然呈現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體現了有性生殖的優越性。就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2.2遺傳的分子基礎
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
1.20世紀20年代,大多數科學家認為,蛋白質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
2.1928年后艾弗里通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提出不同當時大多數科學家的觀點: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P43-44)
3.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完成了噬菌體侵染實驗,使人們才確信DNA是遺傳物質。
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1.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
3.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具有一定的規律:A(腺嘌呤)一定與T(胸腺嘧啶)配對;G(鳥嘌呤)一定與C(胞嘧啶)配對。堿基之間這中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
1)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
多樣性:遺傳信息蘊藏在四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
特異性: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2)DNA、基因和遺傳信息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遺傳信息蘊藏在DNA上的四種堿基排列順序之中。
DNA分子的復制
1)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及特點
過程:DNA的復制是指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在細胞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完成的。
復制開始時,DNA分子首先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兩條螺旋的雙
鏈解開,這個過程叫做解旋(P54圖3-11)。然后以解開的每一段母鏈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細胞中游離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各自合成與母鏈互補的一段子鏈。隨著模板鏈解旋過程的進行,新合成的子鏈也在不斷的延伸。同時,每條新鏈與其對應的模板鏈盤繞成雙螺旋結構。
特點:復制結束后,一個DNA分子就形成了兩個完全相同的DNA分子,通過細胞分裂分配到子細胞中去。
2)DNA分子復制的實質及意義
實質: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的進行。
意義:DNA分子通過復制,將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了子代,從而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轉錄:RNA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過程。(P63圖4-4)
翻譯: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P66圖4-5、4-6)
以上是為大家推薦的高二下學期生物期末知識點整理,大家仔細閱讀了嗎?希望大家在考試中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2016年高二下學期生物期末知識點整理”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