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要有“圖”,“脈絡”找不足
地理要有“圖”,“脈絡”找不足
1、學會讀圖。高考地理中,大部分的題都會配有相關的圖,地理的學習其實就是學習看圖的過程,那么能從圖中讀出多少數據或隱含條件,就代表著學生對整體地理知識結構的掌握程度。在圖中能夠讀出的條件越多,也就證明對地理學科的理解越深入,隨著不斷地學習和鞏固,相信在高考中地理將不再是“攔路虎”。
2、搭建知識脈絡。地理是一門講究知識遷移和知識點之間聯系的學科,我們在學習地理中最重要的是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串聯,如何讓點與點之間連成線,線與線之間拼成面,最后若干面結合成為整體脈絡,這是難度所在。其實書只是基礎,重要的還是自己的總結歸納。還是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如氣候這樣的一個關鍵詞,可以聯系到多個關鍵詞,如氣溫、降水、經緯度、地形、水文、自然環境、農業類型、工業類型、人文景觀等等。那么當你能用一個關鍵詞聯系到越來越多的知識點的時候,學習地理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寬了,知識脈絡也自然而然的豐富了。
大綱中對于考生地理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尤為突出,考生要學會從地理學科本身的內在邏輯入手,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分析說明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圖示材料作為載體提供信息,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圖文信息的能力,是近年來地理試題命題的重要形式。考生要以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地圖為載體,以熱點問題為切入口,多角度展開綜合分析評價。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地理要有“圖”,“脈絡”找不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