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考古學類專業介紹
北京大學創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 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豐富的圖書文物資料、良好的教學實驗設備,學科水平居于國內外領先地位。招收有來自國內外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各個層次的學生,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歷年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培養的學生已有兩千多人,他(她)們活躍在全國各地以及世界許多國家,成為文物、考古、博物館事業乃至于其它領域的中堅力量。
學院設有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和文物保存科學技術兩個系,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建筑和文物保護四個專業(或專業方向),2006年度招生的專業有: 考古學專業 考古學科創建于1922年,是北京大學具有悠久歷史的專業?脊艑I作為國家該領域的重點學科,擁有一批在國內外考古界享有很高威望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考古教學和科研水平居于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被譽為“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和“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中心”。本專業具有文理交叉性質,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本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較廣泛的人文科學知識和一定的藝術修養,能夠進行考古學和文化遺產的初步研究。
畢業生既能夠從事考古、文物和博物館等專業工作,也能夠適應于人文社會科學各相關方面的工作,并為繼續深造,攻讀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博物館學專業 博物館學專業創辦于1988年,該專業依托于首都北京為數眾多的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和大量的專家學者,擁有一座現代化的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與國外博物館學界有著廣泛的交流和密切聯系。專業注重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的結合,除了博物館學的理論課程外,還開設了博物館陳列設計、博物藏品管理等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此外,文物研究、文物保護、工藝美術方面的課程,更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博物館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除了進入各級政府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工作或成為各類博物館的業務骨干外,還可以繼續攻讀博物館學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文物建筑專業方向 文物建筑專業方向是應國家文物事業的急需于1998年新設立的專業。
主要培養文物建筑保護、維修、復原的具有文物與文獻并重素質的專門人才。該專業具有文理交叉性質和實踐應用性強的特點,要求學生除了掌握建筑學的所必須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掌握一定的歷史學、考古學和文物保護的基本方法和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藝術和美學修養。畢業后能夠從事文物建筑的保護維修、方案設計和施工管理等工作,并為繼續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的初步研究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李偉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