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相政治必修4復習:《生活與哲學》第1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2016-11-18 12:41:47 來源:高考網

   一、哲學是什么

  1、哲學的作用

  (1)哲學與我們的生活的關系、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2)哲學具有的作用。

  ①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②從哲學的本義、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③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地變化與發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實踐,正確對待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正確對待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

  ④從哲學的任務上看,哲學能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3)真正的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

  ①體現在可以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③總之,任何反映時代的歷史人物和客觀要求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的變革。

  2、世界觀與方法論和哲學的關系

  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1)區別、

  ①含義不同、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②世界觀人人都有,而哲學只有經過系統學習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觀往往是自發的、零散的、缺乏理論論證的,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有一套理論體系。

  (2)聯系、

  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和基礎,沒有世界觀就沒有哲學,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二者不能截然分開。

  整個世界包括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客觀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主觀世界指人的意識領域。

  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

  (1)區別、含義不同。世界觀是指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人們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為方法論。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觀點。

  (2)聯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

  世界觀與方法論和哲學的關系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我們可以說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又是關于方法論的學問。

  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1)區別、

  ①哲學是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和反思的一門學問。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秘,哲學則對個別的規律和特性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②哲學與具體科學是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2)聯系、

  ①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那種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

  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的看法,都是錯誤、有害的。

  4、哲學與時代精神

  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對哲學概念的總結

  ⑴從字義上看,哲學是使人聰明、啟發智慧的學問。古人說"知人則哲",就是其義。

  ⑵從與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⑶從與具體知識的關系看,哲學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⑷從與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內容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簡單說,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惟一標準;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1)它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首先遇到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

  (2)它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它貫穿于一切哲學的始終。

  (3)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三、唯物主義及其形態

  哲學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

  基本觀點、認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進步性、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局限性、A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B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

  基本觀點、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

  進步性、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

  局限性、仍然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等同于物質。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

  3、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

  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四、唯心主義的及其狀態

  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意識,但由于對意識的不同理解,形成兩種基本的形態。

  1、主觀唯心主義

  基本觀點、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當作世界的本原。

  2、客觀唯心主義

  基本觀點、把客觀精神(上帝、歷年、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五、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

  ①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

  ②自然科學基礎:19世紀自然科學的巨大進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三大發現。

  ③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并且把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因此,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

  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其科學性在于它堅持了科學的實踐觀點,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人教版思相政治必修4復習:《生活與哲學》第1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网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欧美二区 | 日本色道亚洲精品 | 亚洲AV极品视觉盛宴 |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