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疑難雜癥:極有可能陷入專業選擇的誤區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在高考志愿填報過程中,專業選擇你最容易陷入的誤區。正因為這些誤區的存在,才導致了之后入學的各種不順心,進而影響到之后的大學生活,甚至是以后的職業發展道路。看清專業的本質,才能科學有效的填報。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哪些專業選擇的誤區。
誤區一、選擇熱門專業的誤區
所謂熱門專業是和冷門專業相對而言的。正常的“熱門”是有專業人才短缺在社會人才市場上的反應。由于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如果社會上某行業相關人才緊缺,用人單位為了保證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就高薪聘請人才,造成某一專業領域內人才一時走俏的態勢。這種態勢又刺激考生爭相選報此專業,從而形成“熱門”。一段時間之后,該專業人才短缺的狀況得到緩解,社會需求下降,人才市場就將此類專業人才就業難、待遇低等現象反映出來,造成一定程度的“過剩”,成為“冷門”,誘導人們不能選報此類專業而轉向其他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形成新的“熱門”。
需求提醒同學們的是,現在“熱門”的專業,不一定永遠“熱門”,而現在“冷門“的專業,也不一定永遠”冷門“,他們是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而變化的。如果我們不了解市場經濟規律在人才市場上的作用周期,盲目擠報”熱門“,有可能僅僅抓住了熱的”尾巴“,大學畢業后,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市場上的浪費。
誤區二、選擇新設專業的誤區
教育部每年公布一次全國本科高校新增專業名單,每次數目高大兩千多個,這么多新專業大致分為以下兩種:
一種是某高校以前沒有,如今效仿其他院校設置的”新專業“。如石油院校開設傳播學專業,醫學院開設經貿專業、語言院校開設人才資源管理專業等,恨不得將所有熱門專業都”納入懷中“。名校大學為了辦成綜合性大學也不敢寂寞,如清華大學近些年來就創辦了新聞學、歷史學、法學等院系,而向來以文科見長的中國人民,也先后創辦了化學系和物理系。這種情況在兩千多個新專業中占絕大多數。
另一種是以前各高校從來沒有開設過的專業,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新專業“,這些專業或者是高校以前沒有涉及過,或者是有些高校的某些專業有過相關的方向,但是沒有開設專業進行系統研究過。這種情況在兩千多個新專業中只占極少部分。
誤區三、選擇相關專業的誤區
目前專業大類由修訂前的73個增加到92個,專業名稱由修訂前的635種減到506種。面對這么多的專業,別說我們一般人難以分辨專業的真面目,就是相關專家恐怕也很難一下子說清每一個專業所包含的真正含義。
如果想避免選專業時”亂點鴛鴦譜“而造成遺憾,考生尤其是家長就應該都注意對院校專業信息的搜集與整理,了解預報專業的所學課程及培養目標。在填報志愿時,摒棄主觀臆斷,切記簡單地”顧名思義“。
(責任編輯:孫龍)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