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學習方法 影響價格因素
1.影響商品服務價格的各種因素
(1)價值:即商品價值量(它由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注意:商品價格的惟一決定因素是其價值,正是它從根本上決定了價格。
(2)供求關系:供求關系與價格雙向影響與相互制約。在一般情況下,供求關系變化影響價格的漲落,使其趨向價值(即價格波動始終以價值量為基礎);價格漲落又反過來影響供求關系,使之趨向平衡。
(3)貨幣(紙幣)供應量:紙幣發行量具有自身流通規律,它依據(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來進行,不能多也不能少。如紙幣發行超過限度,則會引發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紙幣貶值;如紙幣發行不足,則引起通貨緊縮,導致幣值上升,物價持續下降。兩者都影響經濟發展。
(4)存貸款利息率及其它金融投資工具的影響。主要是這些因素通過影響市場貨幣的流通量而影響物價變動。如部分貨幣轉向存款或其它金融投資(如股市、期貨市場、存款、、保險、證券、基金等)而退出商品流通領域,則商品服務市場上實際流通貨幣量小于應發貨幣量,這就導致部分商品價值不能實現,為解決這個矛盾,只能降低商品價格或增發貨幣。
2.特殊商品的價格問題
(1)一些稀奇少有的東西,包括文物、名人字畫、珍貴郵票等,它們的價格都很高(低檔貨價格低),不圍繞價值波動。價格上漲不會促使這些商品增加供給,這樣就不能反過來抑制它們價格上漲。在這里能夠抑制它們價格上漲的因素,是人的購買力和購買欲望(即特殊的市場需求)。這種情況是商品交換中存在的某種特殊現象。
(2)當前市場經濟還不規范,社會上還存在著以次充好、故意哄抬物價等現象,有些則是違法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3)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存款利率,通常取決于這兩個因素,它是變動的,總是大于或小于票面金額。深層次原因,則是受企業經濟效益和供求關系變化而影響交易價格。
3.誤區指正
(1)優質優價,因此價格是由產品質量(使用價值)決定的。
(2)等價交換是指每次商品交換都是等價的,價格與價值相一致。
(3)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市場競爭就是價格競爭。
解析:(1)這個說法正確與錯誤混雜。前提“優質優價”正確,質指商品的使用價值,而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優質優價是因為優質產品耗費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多,即價值大,所以價格高。優質優價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但由此來說“價格是由產品質量(使用價值)決定的”就不對了。價格從根本上說是由商品的價值決定的。
(2)等價交換并不是指每次交換或大多數交換是等價的,而是從商品交換的全過程和總趨勢上看,商品的平均價格仍與價值相一致即趨向等價。不是簡單等同或一致。
(3)通貨膨脹肯定導致物價上漲,但引起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多,故不能認為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同理,市場競爭也包含技術競爭、質量競爭、銷售服務競爭、價格競爭等,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市場競爭就是價格競爭。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中政治學習方法 影響價格因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