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選修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點(人教版)

2016-10-27 18:41:59 來源:精品學習網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1)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

  ①近代中國,逐步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這是最基本的國情。

  ②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

  ④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⑤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中國無產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由自在階級轉變為自為的階級,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

  ⑥近代中國革命以五四運動為開端,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2)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①黨的二大明確提出了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綱領,即黨的最低綱領。

  ②黨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思想,但是,并沒有明確提出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問題。

  ③黨的四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和農民同盟軍的思想。

  ④毛澤東提出了中國革命應當先占鄉村、后取城市的戰略,并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具有中國特點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論。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①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1948年,他在《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地表述了總路線的內容,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②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就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③在不同歷史階段集中反對的主要敵人有所不同:在國共合作的大革命時期,革命的主要對象是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北洋軍閥;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國民黨新軍閥;在抗日戰爭時期是日本帝國主義;在解放戰爭時期是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國民黨反動派。

  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動力包括無產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最基本的動力;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其中的貧農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而中農是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軍;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質上就是黨領導下的農民革命,中國革命戰爭實質上就是黨領導下的農民戰爭;工人階級對農民的領導,是實現革命領導權的基礎。沒有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農民的革命動力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城市小資產階級是無產階級的可靠同盟者,包括廣大的知識分子、小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帶有兩面性的階級,它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但它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在革命的關鍵時刻表現出明顯的動搖性。

  ⑤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區別新舊兩種不同范疇的民主主義革命,根本標志是革命的領導權是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權不是自然而然得來的,而是在與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斗爭中實現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實現對各革命階級的領導,必須建立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廣泛的統一戰線,這是實現領導權的關鍵。

  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性質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但它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相比有新的內容和特點即中國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領導力量是中國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毛澤東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比喻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兩篇文章,上篇與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三政治選修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點(人教版)”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a一级大片免费观看 | 婷婷精品视频223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播放6 | 亚洲成AV人久久 | 中文字幕一本到在线网站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