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冊測試題及答案

2016-10-21 14:07:42 來源:學習啦

   第Ⅰ卷 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被五大洲環抱的大洋是

  A.大西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太平洋和大西洋

  2.一個偶然的發現成就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這一偶然的發現是

  A.太平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凹凸非常吻合 B.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C.大西洋兩岸大陸輪廓的凹凸非常吻合 D.珠穆朗瑪峰逐年在增高

  3.下列山脈、半島、島嶼分布于多火山、地震地區的是

  A.堪察加半島、日本群島、菲律賓群島、安第斯山脈

  B.格陵蘭島、馬來群島、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

  C.新西蘭島、馬達加斯加島、日本群島、烏拉爾山脈

  D.馬達加斯加島、日本群島、大不列顛島

  圖1是世界某區域圖。讀圖回答4~5題。

  4.圖示海峽

  A.溝通了地中海與大西洋 B.溝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

  C.溝通了紅海與印度洋 D.溝通了太平洋與印度洋

  5.圖中A河水文特征

  A.冬季結冰期長 B.含沙量大,水能豐富

  C.有冬汛 D.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圖2是世界某區域簡圖。讀圖回答6~8題

  6.位于巴基斯坦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熱帶季風氣候顯著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③地所在國的地理特征是

  A.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

  B.人口較多,但人口增長速度慢

  C.盛產水稻和小麥

  D.服務外包產業技術落后

  圖3是南極半島附近區域圖。讀圖回答9~10題。

  9.關于南極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候濕潤,降水豐富 B.礦產資源貧乏

  C.平均氣溫比北冰洋低 D.每年6~8月是科學考察的最佳時期

  10.圖中四處箭頭,表示P地主導風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圖4是某地氣候資料統計圖。讀圖回答11~13題。

  11.該地氣候類型是

  A.地中海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

  12.該氣候區內常見的氣象災害是

  A.揚塵沙暴 B.低溫凍害 C.暴雨洪澇 D.颶風危害

  13.該氣候條件下適宜種植

  A.油橄欖 B.甜菜 C.椰棗 D.柑橘

  圖5是“某國沿緯度30°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14~15題。

  14.關于①、②、③處描述正確的是

  A.①為高原,地勢高峻,茂盛的熱帶草叢中常見袋鼠出沒

  B.②為盆地,水網密布,終年氣候濕熱,其典型植被中有大面積榕樹林分布

  C.③山地東坡陡,西坡緩,是由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強烈擠壓的緣故

  D.三地地形與北美洲地形都是縱列分布,但空間組合不同

  15.有關該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②處是平原區,此處河流較少 B.東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經過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麥、棉花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 D.是鐵礦石、石油出口大國

  圖6所示的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的一個重要開發區,這里針葉林廣布……。讀圖回答16~18題。

  16.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征是

  ①地廣人稀 ②氣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礦產豐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該地區南部人口密度相對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氣溫較適宜②位于平原地帶③開發歷史較長④經濟相對發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世紀后期以來,該地區內部呈現人口由南向北的遷移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 B.開發了新資源 C.交通條件改善 D.市場廣闊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脈和內華達山之間,是美國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產基地。M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該城市的平均海拔為52米。讀表1和圖7,回答19~20題。

  19.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顯少于舊金山,其影響的最主要因素是

  A.距海遠近 B.緯度高低 C.地形 D.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

  20.中央谷地的農作物種植一年可以收獲2~3次,主要依賴于

  A.土地面積大 B.灌溉系統發達 C.地形平坦 D.臨近消費市場

  圖8是世界兩個區域海陸分布簡圖(陰影代表海洋)。讀圖回答題21~22題。

  21.甲、乙兩地距離約為

  A.520千米 B.5200千米 C.5800千米 D.580千米

  22.對①、②所在國描述正確的是

  A.兩國的經濟部門中都以第一產業為主 B.兩國都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C.兩國都以黑種人為主 D.兩國都位于世界重要航線上

  23.旱災最嚴重的大洲是

  A.歐洲 B.非洲 C.亞洲 D.大洋洲

  24.我國自然災害中,以暴風雪、地震、雪崩等自然災害為主的地區是

  A.青藏高原 B.東南沿海 C.西北內陸 D.東北地區

  25.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為水庫水體的

  A.流速減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穩定 D.水位漲落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共50分)

  26. 讀材料和圖9,回答下列問題。(22分)

  材 料:新西蘭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小,人口少,但其經濟具有國際競爭力。新西蘭素以“綠色”著稱,是世界最美麗的國家之一,約有30%的國土為自然保護區。

  (1)描述新西蘭的地理位置(4分)

  (2)簡述新西蘭對外聯系的交通運輸方式及其原因。(6分)

  (3)分析南島降水量西多東少的原因。(6分)

  (4)在世界奶粉市場中,“新西蘭制造”是優質的代名詞,試分析其原因。(6分)

  27.圖10是世界某區域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判斷地形名稱:A ,B 。(4分)

  (2)C城市靠近海洋,氣候卻異常干旱,分析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B地區地形平坦,森林茂密,針對B地區,有的專家提出加快資源開發,有的專家提出應該加強環境保護,請結合有關知識談談你的看法。(4分)

  28.讀下列材料和圖11,回答下列問題。(8分)

  材 料: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8.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31次,該震中距離我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約425公里。我國西藏自治區拉薩、日喀則等地震感明顯,樟木口岸通訊中斷,聶拉木縣、吉隆縣吉隆鎮有房屋倒塌。

  圖11為尼泊爾及周邊國家部分區域簡圖。

  (1)該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如果該地震發生在6~9月份,簡述尼泊爾其它地質災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特點及自然原因。(6分)

  29.讀下列材料和圖12,回答問題。(8分)

  材料:近年來騰格里沙漠腹地建起工業園區將污水排進騰格里沙漠深處。一些足球場大小的排污池,有的注滿墨汁樣的液體,有的是暗色的泥漿,上空還飄著白色煙霧。專家透露,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復幾乎是不可能的。

  圖12是騰格里沙漠位置圖。

  (1)騰格里沙漠有哪些環境污染?(3分)

  (2)有人提出開發與保護兩種觀點,你支持哪種觀點?理由是什么?(5分)

  高二地理下冊測試題答案:

  第Ⅰ卷 選擇題(50分)

  1.D 2.C 3.A 4.A 5.C 6.B 7.C 8.C 9.C 10.D 11.D 12.A 13.C 14.D

  15.A 16.D 17.C 18.B 19.C 20.B 21.B 22.D 23.B 24.A 25.D

  第Ⅱ卷 非選擇題(50分)

  26.(22分)

  (1)新西蘭屬大洋洲島國;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與澳大利亞相望,南鄰近南極洲;處于溫帶(4分)。(從經緯度、海陸、相對位置回答,每答對1點,得2分。共4分)

  (2)水路運輸(海運);航空運輸(空運);島國,經濟發達。(每點2分,共6分)

  (3)地處西風帶,西側為迎風坡降水多,東側為背風坡降水少。(每點2分,共6分)

  (4)氣候終年溫暖濕潤,草場資源豐富;多肥沃火山灰土,草質優良;奶牛品種優良;生態環境保護優良,空氣清新,河流無污染;綠色生產。(答對1點得2分,共6分)

  27.(12分)

  (1)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4分)

  (2)受安第斯山脈阻擋,該地區成為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少;離岸風吹送加重了干旱程度;沿岸秘魯寒流經過又起到了降溫減濕作用(答對1點得2分,共4分)。

  (3)支持開發方:開發熱帶雨林有助于當地脫離貧困,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經濟發展;熱帶雨林面積大、環境容量大,許多經濟活動對其影響小,森林破壞與二氧化碳增多關系不大。(4分)

  支持保護方:熱帶雨林的破壞會造成水土流失,氣候惡化,水旱災害頻繁;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物種毀滅;全球變暖進一步加劇。(4分)

  28.(8分)

  (1)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2分)

  (2)可能每個月都有地質災害發生,但6~9月份相對集中,發生次數最多。(2分)原因:尼泊爾位于喜馬拉雅山南坡亞熱帶季風氣候區,6~9月份為雨季,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發地質災害。(4分)

  29.(8分)

  (1)大氣污染、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土地污染等(每答對1點,得1分,共3分)

  (2)支持開發。理由:適度科學的開發、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可以選擇性地發展生態農業、節水農業、旅游業或無污染的高科技產業等。

  支持保護。理由:騰格里沙漠地區地處我國氣候、地形、植被等地理要素的過渡地區,生態環境極度脆弱,人類活動不可避免地會破壞生態環境,造成難以恢復的影響,故應注意沙漠地區的生態保護,恢復植被,治理土地沙漠化等。(5分)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地理下冊測試題及答案”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视频亚洲激情 | 色98视频都是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 欧美亚洲中文高清一 |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亚洲日本在线中文字幕d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