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的知識點
高二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的知識點:洪澇災害
1、我國典型地區: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2、世界主要發生地區:亞洲、歐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區。
3、自然原因:
、、(氣候)①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
、谙募撅L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
、叟_風的影響;
④厄爾尼若現象(水文水系);
⑵、(水系)
、萑鄙偬烊坏娜牒:拥(淮河);
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匯水集中;
⑦河道彎曲(荊江河段);
⑶(地形)⑧地勢低洼(海河、珠江);
高二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的知識點:臺風——熱帶氣旋
1、發生時間:多發生夏秋季節。
2、世界上熱帶氣旋威脅最為嚴重的地區有三個:孟加拉灣北部及沿海地區,我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地區和美國東部海岸。)
3、災害:臺風災害由狂風、巨浪、暴雨、風暴潮造成。引發洪澇,沖毀農田和房屋建筑,中斷交通、通信和輸電線路。引起海難事故和人員傷亡,
4、影響:利:①帶來豐沛降水,緩解長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緩解高溫酷暑天氣。
5、減小損失措施: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氣象衛星跟蹤、沿海雷達監測)
高二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的知識點::干旱
1、分布地區:干旱區和半干旱區、季風氣候區。
2、產生原因:長時期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而造成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種現象。
3、危害:
①農作物、林木干枯死亡;
、诤犹、湖泊干涸;
③人畜用水、工農業生產用水困難,糧食減產;
④局部地區社會動蕩。(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4、治理措施:
①因地制宜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改善干旱區的農業生態環境,有利
于減輕或避免干旱的威脅;
②在干旱多發地區,選擇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種);
③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軤I造防護林;
、莞倪M耕作制度;
、蘅缌饔蛘{水。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的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