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學個人總結(三)
在高二將近一個學期的政治專業教學實踐中,使我認識到,在教學中應該優化課堂結構,實施教學改革,力求突破傳統的教師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上下工夫。
一、要有各種形式的課堂開頭。
一堂思想政治課,頭開得好,就能迅速活躍課堂,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就需要老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的時候,要特別重視課的開頭。在課堂上,老師不斷變化課堂的開頭,對學生的引導起著積極的作用,老師要根據自己所講的內容,設計各種形式的開頭,打動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課未始,興已濃”,促使學生迫切學習。
二、注重時事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
許多學生下課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戰爭津津樂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課卻無精打采哈欠連天。我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教師過于注重理論傳授,忽視以時事新聞生動事例提高學生的興趣。時事事例豐富生動和教材有一定聯系。青少年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對國家大事非常關心。比如,在講述《文化生活》這一模塊時,我用了大量的精彩事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并且同時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因此教師結合時事講政治才能激發學生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聯系實際。
第一.聯系學生實際。一是聯系學生文化素質的實際,從學生現有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發組織教學,正確把握好授課的深度。二是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學生文化素質和思想素總體不高。因此,我在教學中針對學生思想素質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把課程內容的教學和轉變學生的思想教育結合起來,積極引導他們要求進步,克服不求上進不愿學習的思想,樹立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思想和堅定的學習信念。
第二,聯系社會實際。政治課自身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緊密聯系國際國內的政治和經濟形勢,聯系我國的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實際進行授課,聯系本地的社會發展實際來授課。
四、課堂上要有鍛煉學生的插曲。
長期以來,現行的中學政治課教學仍然處在以升學為目的的僵化教學軌道上。上課教師講空道理,交待知識要點,復習時學生背要點,考試時力爭一字不差地答要點。學生通過政治課學習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條,不知道它們在現實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覺得他們和現實是相矛盾的,是無用的東西,從而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多講多練,多動腦”。這才是最根本的方向!比如,做一道選擇題,可以讓學生來回答并解釋他的答案,也可以讓同學們一起來回答并作解釋;又如,做一道主觀題,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請代表來闡述他們討論的結果;課堂上有一些貼近生活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充分討論,提出他們的見解等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充分的討論中掌握知識點。
政治理論課是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教育,政治思想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教育,法制觀念教育與道德品質教育的課程。政治理論課是一門在高中學生的成長中起重要作用的課程,對于每位高中生來說,政治理論課培養學生具有堅定的政治思想,優秀的道德品質,牢固的法制觀念,是實現我們的教育方針,培養“四有”人才的需要。所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的方向就是培養新時期的復合型人才,其中能力的培養尤其重要;在政治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是使學生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要條件,也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這就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而且更要教給他們掌握知識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學會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彭海芝)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高二政治教學個人總結(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