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歷史備考:新興力量的崛起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2016-09-26 11:11:37 來源:資源庫

   1.(2016·江蘇蘇南四市質檢)有學者認為:“日本對侵略戰爭拒不反省”。它是“一條腿的國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現金”支撐,由于“獨腳凳出名的坐不穩當”,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這意味著日本(  )

  A.追求政治大國的愿望會更加強烈

  B.繼續接受世界由美國領導的主張

  C.與周邊鄰國的關系會進一步改善

  D.將很快失去其經濟上的優勢地位

  解析 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并開始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材料中“多之又多的現金”、“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就是其體現,故A項正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的增強,“一條腿的國家”日本開始謀求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獨特作用,故B項錯誤;“日本對侵略戰爭拒不反省”,故C項錯誤;“很快失去”沒有依據,理解錯誤,故D項錯誤。

  答案 A

  2.(2016·泰州質檢)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對于冷戰結束后世界秩序的重建認為:未來世界的國際沖突的根源將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識形態的和經濟的。……文明沖突是未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建立在文明基礎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戰爭的最可靠的保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現出多種復雜趨勢。由此可見,他著重強調(  )

  A.意識形態和經濟在未來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經不起作用

  B.世界政治格局正呈現出多極化趨勢

  C.文明沖突與世界秩序重建的關系

  D.應尊重文明的多樣性

  解析 材料中沒有體現文明多樣性,故A項錯誤;材料中“未來世界的國際沖突的根源將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識形態的和經濟的”沒有說明意識形態和經濟在未來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經不起作用,故B項錯誤;材料中“文明沖突是未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建立在文明基礎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戰爭的最可靠的保證”說明文明沖突與世界秩序重建的關系,故C項正確;“世界政治格局正呈現出多極化趨勢”材料中沒有提及,故D項錯誤。

  答案 C

  3.(2016·鹽城高三摸底)雅斯托莫在《戰略援助與日本外交》一書中指出:“戰后政治總決算”問題……在財源分配上騰出力量,加強對外援助,以發揮日本對爭取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作用,確立日本在國際事務中與其經濟實力相稱的政治大國地位。材料表明日本(  )

  A.積極推進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B.充分發揮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作用

  C.積極謀求世界政治軍事大國的地位

  D.充分發揮在美日同盟中的主導作用

  解析 材料中“以發揮日本對爭取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作用,確立日本在國際事務中與其經濟實力相稱的政治大國地位”說明日本積極謀求世界政治軍事大國的地位,C項正確。

  答案 C

  4.(2015·昆明高三摸底)1958年,戴高樂上臺后,法國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加強法德合作;積極發展獨立的核力量;1964年,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1966年3月,正式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并要求美軍和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撤離法國。這集中說明法國(  )

  A.努力推動歐洲共同體的發展

  B.挑戰美國霸權,謀求大國地位

  C.加強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影響力

  D.成為國際政治力量中重要一極

  解析 歐共體成立于1967年,與題目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可知法國實力的不斷發展,開始要求擺脫美國的控制、謀求大國地位,故B項正確;題目材料主要講法國擴大其影響力,但不是單獨對社會主義國家,故C項錯誤;二戰后世界格局是美蘇兩極格局,法國還不是國際政治力量中的重要一極,故D項錯誤。

  答案 B

  5.(2016·安徽示范高中聯考)1979年,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在哈瓦那會議上強調:“我們一開始就堅持反對集團政策和外國統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經濟霸權,而主張每一個國家擁有自由、獨立和自主發展的權利。我們從來不同意充當任何人的橡皮圖章或后備軍,因為這同不結盟的實質是不相容的。”材料表明(  )

  A.哈瓦那會議標志不結盟運動正式興起

  B.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政策

  C.鐵托是不結盟運動的首倡者和發起人

  D.鐵托反對國家間互相欺騙和建立后備軍

  解析 不結盟運動興起的標志是1961年通過的《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宣言》,故A項錯誤;“我們一開始就堅持反對集團政策和外國統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經濟霸權,而主張每一個國家擁有自由、獨立和自主發展的權利”表明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政策,故B項正確;材料中無法反映出鐵托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故C項錯誤;“我們從來不同意充當任何人的橡皮圖章或后備軍”說明鐵托反對充當大國的后備軍,并非反對建立后備軍,故D項錯誤。

  答案 B

  6.(2015·淮安四模)法國前總統吉斯卡爾·德斯坦宣稱:“一個反對美國的歐洲是不可想象的,一個美國庇護下的歐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個站起來的歐洲。”這表明他主張(  )

  A.歐洲聯合抗衡美國

  B.美歐結盟對付蘇聯

  C.奉行獨立自主外交

  D.擺脫美國經濟控制

  解析 “一個反對美國的歐洲是不可想象的”,說明吉斯卡爾·德斯坦不主張抗衡美國,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出對付蘇聯的意圖,故B項錯誤;“希望一個站起來的歐洲”,說明吉斯卡爾·德斯坦希望崛起的歐洲擺脫美國的控制,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故C項正確;材料體現出擺脫美國外交控制,與美國經濟控制無關,故D項錯誤。

  答案 C

  7.(2016·南通質檢)有學者提出:20世紀70年代的國際關系特點表現為軍事上的兩極、經濟上的三極和政治上的五極。下列表述能體現該學者觀點的是(  )

  A.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的趨勢

  B.中國改革開放實力顯著增強

  C.日本成為了政治經濟大國

  D.歐洲聯盟一體化發展迅速

  解析 依據材料內容可知,該學者觀點可高度概括為多極化,故A項正確;日本還沒有成為政治大國,故B項錯誤;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實力還沒有顯著增強,故C項錯誤;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70年代還是歐共體,概念混淆,故D項錯誤。

  答案 A

  8.(2016·揭陽模擬)二戰后的世界政治形勢跌宕起伏,讓人們深切感到和平與對話的重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經歷了一個對抗的時代之后,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談判的時代。……我們想要贏得和平,并不是對任何其他國家人民的勝利,而是一種有“妙手回春”之妙用的和平,一種給那些苦難的人民帶來同情的和平,一種對那些反對過我們的人表示諒解的和平。 ——1969年1月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就職演說 材料二 國際社會應該倡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們的地球村成為共謀發展的大舞臺,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競技場,更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各國交往頻繁,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關鍵是要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與和平談判,妥善解決矛盾分歧,維護相互關系發展大局。 ——2013年4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 開幕式上的講話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尼克松主張走向“談判的時代”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當前世界政治形勢呈現怎樣的局面?分析材料一、二在解決國際爭端問題上的異同點。

  解析 第(1)問,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經濟實力相對下降,聯系此時美蘇實力對比、盟友競爭、越南戰爭的影響等知識回答。第(2)問,分析材料信息,結合“冷戰”結束后的世界形勢回答“局面”。從材料一中“進入一個談判的時代”,材料二中國際社會應該倡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等信息入手分析,可知美國、中國在國際爭端問題上都主張以對話、談判方式解決;材料一反映了美國側重于維護自身利益,材料二則旨在維護世界和平。據此回答第二小問。

  答案 (1)原因:美國經濟實力相對下降;蘇聯與美國爭奪霸權;西歐和日本的挑戰;第三世界的崛起。 (2)局面: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 方式相同:強調以對話、談判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出發點不同:材料二側重于維護美國的自身利益,材料三則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江蘇高考歷史備考:新興力量的崛起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天堂男人2020 |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 日本激情视频A∨一区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香蕉 | 鲁鲁天天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