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歷史單元練習題及答案(8)(2)

2016-09-21 11:20:54 來源:考試吧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21.通貨膨脹,意指一般物價水平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的狀態。它對社會發展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6世紀以前,西歐的物價在數百年內一直是比較穩定的。只有當戰爭、歉收、瘟疫時才會發生暫時波動。但在16世紀歐洲各國流通的貴金屬重量增加了3倍,相應地從16世紀30年代起,物價一直迅速上漲。……到16世紀末,西班牙的物價比16世紀初平均上漲了4.2倍,法國比16世紀初高2.2倍,英國高2.6倍,荷蘭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爾薩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將近2倍。

  ——蕭國亮、隋福民著《世界經濟史》

  (1)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推動16世紀歐洲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從社會轉型角度,分析物價上漲對歐洲社會產生的影響。(6分)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導致1946~1948年國統區產生惡性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及其影響。(10分)

  解析:第(1)問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從材料時間可以判斷為新航路開辟后的價格革命,社會轉型方面注意資產階級的壯大和封建地主勢力的衰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第(2)問考查國民政府后期經濟形勢,主要原因要從解放戰爭、國民政府惡性通貨膨脹政策分析,其影響可從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三個角度分析;

  答案:(1)主要因素:通過開辟新航路,歐洲殖民者從非洲和美洲掠奪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導致歐洲貴金屬大量增加。(2分)

  影響:導致封建地主勢力衰落,新興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或引起歐洲的價格革命);推動了歐洲社會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或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4分,每點2分)

  (2)主要原因:******發動內戰,導致軍費激增;國民政府實行通貨膨脹政策(或國民政府濫發紙幣,實行通貨膨脹)。(4分,每點2分)

  影響:嚴重摧殘了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使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急劇膨脹;嚴重惡化了人民的生活;加速了國民政府統治的垮臺。(6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3點即可)

  (3)特點:物價上漲幅度大;物價波動幅度大;物價上漲持續時間長。(4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2.(2013河南六市聯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在全世界矚目之下拉開帷幕:一個“夢幻之島”上,綿延起伏的山丘屹立著一棵高大的橡樹,潺潺溪流流過綠油油的草地,農舍、牛羊、雞鵝烘托出濃濃的鄉村風情;突然震耳欲聾的鼓聲打破了綠色田野的寧靜,大地突然崩裂,綠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煙囪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煉鋼爐旁鋼水流淌,鋼花飛濺,工人們夜以繼日辛苦勞作,火紅色的巨大紡車轉動不停……隨著蒸汽機的發明,英國迎來了工業革命,淳樸的鄉村變成了“世界工廠”,英倫三島變身為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詩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煙囪不僅使倫敦成為狄更斯小說中沉郁的“霧都”,也豎起了“日不落帝國”雄霸全球的經濟地位,豎起了它盛氣凌人的傲慢和自信。

  ——2012年10期《看歷史》

  材料二 近代中國的城市化正是在“剛剛開始工業化”的基礎上展開的,也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入侵的社會環境下展開的。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對中國近代城市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而使其具有濃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是,中國近代的城市化始終與帝國主義侵入后被迫開埠通商聯系在一起。

  ——行龍《近代中國城市化特征》

  材料三 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城市化過程,必定對農村和城市社會的發展產生雙重的影響,簡單化地羅列這種影響并不困難,諸如城市化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擴大社會分工,推動城市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它又帶來失業增多、住房緊張、物價上漲、交通擁擠、環境污染、治安惡化等一系列城市社會問題。對農村而言,它緩解農村社會的人口壓力,分解傳統的大家庭,提高農民素質,同時又有農村勞動力缺乏與資金短缺,農業生產力下降等問題,這幾乎成為城市化國家的普遍問題。

  ——行龍《近代中國城市化特征》

  (1)根據材料一,說明材料中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場景中所反映的歷史信息。(6分)

  (2)根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比較中英兩國近代城市化進程的差異。(8分)

  (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城市化進程的認識。(6分)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熱點問題城市化進程。第(1)問,把握材料一關鍵信息“綠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世界工廠”“霧都”“日不落帝國”等即可提煉。第(2)問,比較中英近代城市化進程,把握材料二“在西方資本主義入侵的社會環境下展開的”“濃厚的殖民地色彩”等信息,從城市化的原因、條件、過程等角度分析。第(3)問,從問題的產生、問題的實質、問題的解決等角度分析。

  答案:(1)工業革命打破農耕文明的寧靜,工業化城市化迅速推進;英國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工廠;工業革命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人類為經濟發展付出沉重代價。(6分)

  (2)英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工業革命產生,推進城市化;城市化進程快速順利,分布比較合理。(4分)

  中國:外來侵略,開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濃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進程緩慢曲折,分布不均衡。(4分)

  (3)從以下三個角度答題:(6分)

  第一角度:城市化進程成為發展趨勢。

  第二角度:城市化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例:城市化促進了經濟發展,文化事業進步,生活水平提高,推進了文明發展;城市化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也對農村經濟、自然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

  第三角度:認識到科學、合理、和諧發展的重要性。例:城市化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科學、和諧發展等。

  (責任編輯:盧雁明)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分享“2017年高考歷史單元練習題及答案(8)”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最新AV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午夜高清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 最新国自产拍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