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東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考試大綱
為做好廣東省2017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學科的工作,廣東省教育廳制訂了《2017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語文)》。現印發給你們,請及時轉發各中學,并做好宣傳工作。
I.考試性質
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衡量普通高中學生是否達到高中畢業要求的水平測試。考試成績可作為普通高中學生畢業、高中同等學力認定和高職院校分類提前招生錄取的依據。
II.命題指導思想
命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和本大綱為依據。試題體現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理念,反映新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適用于使用經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的考生。試題考查考生基本的語文素養,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語言的基本應用,符合水平性考試的規律和要求。
III.考核目標與要求
高中語文學業水平考試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和表達應用五種能力,這五種能力表現為五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并能做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C、D、E五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IV.考試范圍與要求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按照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確定考試內容。
1. 積累與應用
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理解標點符號的用法并正確使用
理解常用詞語的含義并正確使用
辨析和修改病句(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理解和運用常見修辭手法(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理解常見句式,根據表達需要選用和變換句式
根據不同的語境和語體,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
識記和理解基本的文學、文化常識
默寫要求背誦的古詩文
2.閱讀與鑒賞
(1)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
鑒賞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閱讀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文本
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篩選和整合重要信息,歸納內容要點
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理解文章的邏輯,分析文章結構
分析、概括和評價文本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
鑒賞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3.寫作
(1)按題目要求進行寫作,文章觀點明確,思想健康,感情真實,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書寫規范。
(2)寫符合文體要求的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
(3)根據表達需要,恰當運用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V.考試形式
閉卷,筆答;考試時間為12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VI.試卷結構和題型
試卷內容、題量及占分比例
1.積累與應用 約12題,約25%
2.閱讀與鑒賞 約12題,約35%
3.寫作 1題, 40%
題型的占分比例
1.選擇題 約38%
2.非選擇題 約62%
VII.背誦篇目
背誦篇目為古詩文默寫的考查范圍。
1.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 子
2.逍遙游(北冥有魚……圣人無名) 莊 子
3.師說 韓 愈
4.阿房宮賦 杜 牧
5.赤壁賦 蘇 軾
6.氓 《詩經》
7.蜀道難 李 白
8.登高 杜 甫
9.琵琶行 白居易
10.錦瑟 李商隱
1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 煜
12.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 軾
13.永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VIII.題型示例
閱讀下文,完成1-3題。
在沒有文字的時候,人們只能利用語言來交際。許多有經驗( )有知識的人把他們的經驗和知識,用簡括凝□、便于記憶的語言固定下來,編成歌曲、口訣、故事等等,彼此相告,代代相傳。這就是所謂的“傳說”。在遠古時代,傳說是人們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我們現在關于遠古時代一鱗半爪的知識,也是靠著這種傳說保留下來的。
1.文中 “( )”處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破折號 B.分號 C.頓號 D.逗號
2.文中“□”處用字正確的一項是
A.煉 B.練 C.揀 D.凍
3.“一鱗半爪”中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 lín zhǎo B.lín zhuǎ C.líng zhǎo D. líng zhuǎ
4.在下列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網絡商務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 ,廣州將繼續推行跨行業跨地區的網絡發展,為電子商務網站 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廣州市政府同時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有效地扶持引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積極 金融危機。
A.趨勢 建造 應付 B.趨勢 創造 應對
C.趨向 創造 應付 D.趨向 建造 應對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她妹妹不愛和人爭執,常常隨波逐流,是個很好相處的女孩。
B.我的房間里有象棋、撲克、乒乓球、電視機和書報等,真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C.老師為了我們的進步,常常處心積慮,廢寢忘食。
D.他的作品渾然天成,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繪畫藝術的最高水平。
6.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世衛組織官員確認,抗病毒藥物“達菲”對甲型流感病毒仍然有效。
B.1949年9月,他的叔父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C.他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從小就閱讀了大量的小說、詩歌、散文以及文學名著。
D.市委和市政府領導深入基層,虛心征求了廣大群眾對改善公交條件的要求。
7.對下列句子所運用修辭方法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①他們不會高聲朗笑,不會拼死搏擊,不會孤身野旅,不會背水一戰。
②專家也是人嘛,難道人就永遠不會犯錯誤?
③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兩位高官因多拿住房補貼丟了烏紗帽。
A.①排比 ②設問 ③比喻 B.①排比 ②反問 ③借代
C.①對比 ②反問 ③借代 D.①對比 ②設問 ③比喻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得體的一項是
A.您送的禮物我非常喜歡,我就笑納了。
B.這些日子我們招待不周,請您多多包涵。
C.承蒙指教,學生在此表示感謝。
D.本人婚宴席設花園酒店,下午五時恭候,六時入席。
9.下列句子組成的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 這些痕跡包括一些當時的文字、器物和較早的記載。
② 本來的歷史是一去不復返了,但是還留下一些痕跡。
③ 史料收集是歷史研究的前期基礎性工作。
④ 它們統名之曰歷史資料,簡稱為“史料”。
⑤ 研究歷史不僅需要發掘史料,還要審查史料、分析史料,然后把所得結論寫出來,這就是書寫歷史。
A.②①④③⑤ B.②①⑤③④ C.⑤③①④② D.⑤③④②①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0-11題。
一家公園的管理者準備在入口處貼一則告示,大意是游客帶狗在公園里游玩,必須牽著狗,不能把狗放開,否則,就不能帶狗進入該公園。
10.下面四條擬好的告示中,最準確的一項是
A.除非牽著,否則,不得把狗帶進本公園。 B.所有的狗均須在本公園里牽著。
C.如不牽著,狗不得進入本公園。 D.本公園里所有的狗均須牽著。
11.請在上面的告示中選擇一則你認為不合適的,在下面的( )中填寫其序號,并分析其不準確的原因。
( )不準確的原因: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題。
秦士有好古物者,價雖貴,必購之。一日,有人持敗席一扇,踵門而告曰:“昔魯哀公命席①以問孔子,此孔子所坐之席也。”秦士大愜,以為古,遂以負郭之田易之。逾時,又有持枯竹一枝,告之曰:“孔子之席,去今未遠,而子以田售。吾此杖乃太王避狄,杖策去邠時所操之棰也,蓋先孔子又數百年矣,子何以償我?”秦士大喜,因傾家資悉與之。既而又有持朽漆碗一只,曰:“席與杖皆周時物,因未為古也。此碗乃舜造漆器時作,蓋又遠于周矣,子何以償我?”秦士愈以為遠,遂虛所居之宅以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資用盡去,到無以衣食。然好古之心,終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執舜所作之碗,行乞于市,曰:“那個衣飲父母,有太公九府錢,乞我一文。”聞者噴飯。
(選自明·謝肇氵制《五雜俎·事部》)
[注]①命席:下令安排座位。
12.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人持敗席一扇 破舊
B.秦士大愜 驚奇
C.遂以負郭之田易之 交換
D.因傾家資悉與之 全部
13.對下列語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此孔子所坐之席也”,是判斷句。
B. “子何以償我”,“子”是前置賓語。
C. “遂虛所居之宅以予之”,“虛”是使動用法。
D. “到無以衣食”,“衣”是名詞活用作動詞。
14.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文章用風趣詼諧的語言,刻畫了秦士這個愛好古董的人物。
B.故事的發展是通過秦士三次購買古物的線索展開的。
C.文章譴責了那些販賣假古董的文物騙子。
D.文章的結尾諷刺了秦士的執迷不悟和泥古不化。
15.把下列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
(1)蓋先孔子又數百年矣,子何以償我。
(2)秦士愈以為遠,遂虛所居之宅以予之。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16-17題。
塞路初晴
[唐]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帶雨痕。
新水亂侵青草路,殘煙猶傍綠楊村。
胡人羊馬休南牧,漢將旌旗在北門。
行子喜聞無戰伐,閑看游騎獵秋原。
16.下列對這首詩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七言律詩。
B.首聯是對仗工整的對偶句。
C.頸聯用“漢將”代指當朝將領。
D.韻腳是“昏”“痕”“村”“門”“原”。
17.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文本分析。
18.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吾嘗終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2)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李商隱《錦瑟》)
(3)故國神游, ,早生華發。人生如夢,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向居維葉先生道歉
黎先耀
今年(1994)夏天,在北京街頭可看到年輕人穿著畫著彗星和木星天文學符號組成的圖案、背后印著“彗星撞木星,可別撞我”的文化衫。為什么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以下簡稱“SL-9號彗星”)撞在遠離地球7.8億公里的木星身上,卻震動了人類的心?
7月17日至22日,SL-9號彗星二十多塊碎裂的彗核,以每小時21萬公里的速度,一塊接一塊地猛烈撞擊這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時,產生了耀眼的火球和熔沸的高溫,并騰起了遮天蔽日的蘑菇云,給木星遍體造成了二十多處比地球或大或小的創傷。這場聯珠炮般的星際碰撞的總能量,約當40萬億噸TNT炸藥,就是把人類武器庫中現存的所有核彈加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因此,人們擔心這類天外不速之客,是否會突然降臨地球呢?
SL-9號彗星的發現者推論,6500萬年前恐龍也是在類似這樣一次彗星撞擊中突然消失的。有資料表明,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天體曾在墨西哥灣附近撞擊地球,造成日月無光,大量植物死亡,恐龍也隨之絕滅。美國阿爾瓦雷茲曾在恐龍稱霸的中生代地層的石灰巖里,發現有30倍正常值的銥元素,而銥元素在一般地球巖層中是稀有的,但在小行星中則是很豐富的。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發現,也為前述判斷提供了旁證。不久前,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聲稱:一旦質量巨大的彗星撞地球,重演恐龍絕滅的災變,那將足以毀滅人類及其文明,雖然發生的概率極小,但也并非杞人憂天。
這次彗木相撞,更證明了1993年各國天文學家在意大利簽署的《埃里斯宣言》中,關于近地小天體的碰撞對地球的生態環境和生命演化至關重要的論斷是正確的。這使我不由得想起科學史上“災變論”的著名代表人物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他根據不同地質時代巖層中所觀察到的不同類型的化石,存在著發展階段的“間斷”現象,提出了地球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巨大的災變,每經一次災變,舊的生物被毀滅,殘存部分又發展成為新的生物類群的激變理論。居維葉的假設雖然客觀上支持了進化論,并已為現代科學進程所證實,但是他當時卻竭力反對以拉馬克為代表的“漸變論”。因此,恩格斯曾批判“居維葉關于地球經歷多次革命的理論在詞句上是革命的,而在實質上是反動的”。在我編著的《生物史圖說》一書中,談到兩種物種觀時,對居維葉也采取了這種欠公允的態度。恩格斯曾因誤認“鴨嘴獸”是假標本,而請求鴨嘴獸原諒。我今后如有機會再訪問巴黎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定將向居維葉塑像補獻一束鮮花,以表我的歉意和敬意。
1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SL-9號彗星撞擊木星產生了巨大的能量,這引起了人類的擔憂。
B.彗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絕滅的觀點,得到了一些科學家的認同。
C.中生代地層的石灰巖里含有豐富的銥元素,證實了曾有彗星多次撞擊地球。
D.《埃里斯宣言》認為,近地小天體的碰撞對地球生態環境和生命演化至關重要。
20.根據文意,下列不屬于作者向居維葉道歉的理由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居維葉的“災變論”,客觀上符合進化論,對科學發展有突出貢獻。
B.作者在編著《生物史圖說》時曾批判了居維葉的理論,如今感到有失公正。
C.作者認為,不能因為居維葉的理論曾遭到批判,就否認他的學說。
D.作者認為,對科學的態度應實事求是,有錯誤就應該承認。
21.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文章題目別致,能夠引起讀者對居維葉先生的好奇,從而引發閱讀興趣。
B.文章第一、二段末的兩個問句,引起讀者對彗木相撞事件的注意,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C.文章第二段對彗木相撞的描寫形象生動,讓讀者感受到近地小天體碰撞地球時可能帶來的災難。
D.文章由現象引出論題,最后一段引用恩格斯請求鴨嘴獸原諒一事,凸顯題意,首尾呼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題。
鳥兒中的理想主義
筱敏
①我對籠中繼續撲翼的鳥一直懷有敬意。
②幾乎每一只不幸被捕獲的鳥,剛囚入籠中都是拼命撲翼的,它們不能接受突然轉換了的現實場景,它們對天空的記憶太深,它們的撲翼是驚恐的,焦灼不安的,企圖逃離厄運的,拒絕承認現實的。然而一些時日以后,它們大都安靜下來,對伸進籠里來的小碗小碟中的水米,漸漸能取一種怡然的姿態享用。它們接受了殘酷的現實,并學會把這看成生存的常態。它們的適應能力是強的。適應能力強,這對人,對鳥,對任何生物,都是一個褒獎的詞組。它們無師自通,就懂得了站在主人為它們架在籠中的假樹杈上,站在籠子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在籠壁上徒勞地亂撞。就像主人所期待的那樣,優雅地偏頭梳理它們的羽毛,如果有同伴,就優雅地交頸而眠。更重要的是,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或者主人逗弄的時候,就適時適度地婉囀歌唱,讓人感覺到生活是如此的自由、祥和、閑適。而天空和撲翼這種與生俱來的事情,也就是多余的了。
③但有一些鳥的適應能力是壞的,這大抵是鳥類中的古典主義者或理想主義者。它們對生命的看法很狹隘,根本不會隨現實場景的轉換而改變。在最初的驚恐和狂躁之后,它們明白了厄運,它們用最荏弱的姿態抗拒厄運。它們是安靜的,眼睛里是極度的冷漠,對小碗小碟里伸過來的水米漠然置之,那種神態,甚至讓恩賜者感到尷尬,感到有失自尊。鳥兒的眼睛里一旦現出這樣的冷漠,就不可能再期待它們的態度出現轉機,無論從小籠子換到大籠子,還是把粗瓷碗換成金邊瓷碗,甚至再賞給它們一個快樂的伙伴,都沒有用了。這一切與它們對生命的認定全不沾邊兒。事實上,這時候它們連有關天空的夢也不做了,古典主義者總是悲觀的、絕望的,它們只求速死。命運很快就遂了它們的心愿。
④而我一直懷有敬意的,是鳥兒中的另一種理想主義,這種鳥兒太少,但我僥幸見過一只,因為總是無端記起,次數多了,竟覺得這鳥兒的數目似乎在我感覺中也多了。
⑤我見到這只鳥兒的時候,它在籠中已關了很久了,我無從得見它當初的驚恐和焦灼,不知它是不是現出過極度的冷漠,或者徒勞地撞擊籠壁,日夜不停地用喙啄籠壁的鐵枝。我見到它的時候,它正在籠子里練飛。它站在籠子底部,撲翼,以幾乎垂直的路線,升到籠子頂部,撞到那里,跌下來,然后仰首,再撲翼……這樣的飛,我從來沒見過。它在籠中劃滿風暴的線條,雖然這些線條太短,不能延伸,但的確飽漲著風暴的激情。它還繞著籠壁飛,姿態笨拙的,屈曲著,很不灑脫,很不悅目,但畢竟它是在飛。它知道怎樣利用籠內有限的氣流,怎樣訓練自己的翅子,讓它們盡可能地張開,盡可能地保持飛翔的能力。
⑥在這樣一只鳥的面前,我感覺慚愧。
⑦一般我們很難看見鳥是怎樣學飛的,那些幼鳥,那些被風暴擊傷了的鳥,那些在巖隙里熬過隆冬的鳥,還有那些被囚的鳥。這是一件隱秘的事。我們只看見它們在天空中劃過,自由地撲翼,桀驁地滑翔,我們只羨慕上帝為它們造就了遼闊的天空。
⑧但在看到那只囚籠中以殘酷的方式練飛的鳥之后,我明白,天空的遼闊與否,是由你自己造就的,這種事情上帝根本無能為力。上帝只是說,天空和飛翔是鳥類的生命形式,而災難和厄運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種形式。至于在災難和厄運中你是否放棄,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
22.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文章通過對籠中鳥的對比描寫,塑造了不同的鳥兒形象。
B.文章第四段和第六段不僅起到過渡作用,還凸顯了作者的情感傾向。
C.文章提醒人們在災難和厄運面前要像適應能力強的鳥兒那樣學會適應環境。
D.文章的語言感情色彩鮮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23.文章開頭說“我對籠中繼續撲翼的鳥一直懷有敬意”,這句話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24.文章寫了哪幾類鳥?它們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
25.閱讀下列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次,一個大規模音樂會主持人想邀請瑞士鋼琴家塔爾貝格做表演,塔爾貝格問演奏會什么時候開始,主持人說一個星期之后。塔爾貝格拒絕了,因為他想演奏新曲目,練習時間不夠。主持人不解地問:“大師還用練習嗎?”塔爾貝格說:“每次發表新作品,我至少要練習1500次。一天練習50次,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您能等一個月,那可以。如果不能,很抱歉,只能拒絕您的邀請了。”
鋼琴家為什么會拒絕邀請?你認為原因是什么?請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選角度,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責任編輯:商興龍)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