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政治模擬試題精選(2)
編輯推薦:2016年高考政治模擬試題精選匯總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共10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報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貼在答題卡上對應的虛線框內。
2.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
3.考試結束,監考人只將答題卡收回。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本卷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物價穩定關系群眾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解決下圖物價水平問題需要綜合運用利率、匯率和財政等多種手段,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①提高利率→市場貨幣流通量減少→國內需求下降→商品價格水平下降 ②降低消費稅→納稅人稅負減輕→國內需求增加→商品價格水平下降 ③擴大政府投資→生產規模擴大→就業和 收入增加→商品價格 水平下 降 ④人民幣匯率升高→商品出口量下降→社會總需求減少→商品價格水平下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2014年2月25日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報道了“生霉玉米粒銷售調查”:年前由于玉米價格不高,農民待價惜售,現在由于天氣等原因玉米霉變現象逐步加重和蔓延,致使生 霉率超標、糧庫拒收和銷售渠道變化(生霉粒基本上只有酒精企業有需求),農民低價拋售;另一方面價格下降酒精企業狂購。下圖能正確反映“生霉超標糧庫拒收,價格下降酒精企業狂購”的是(E點為正常情況下玉米的需求曲線D和供給曲線S的相交 點,E′點為變化后的交點)
3.在新“國五條”頒布一周年后,房地產市場各個層面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讓人稍顯失望的是多 數城市房價普遍上漲。房價不理性,除經濟方面的原因外,受儒家文化影響,中國人對房地產有特殊的情結。由此可見 ①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價格變化 ②供求不平衡引起房價上漲 ③居民的消費心理、觀念影 響價格走勢 ④成本虛高是房價不理性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上班族碎片時間學英語引起在線教育成主流,這說明
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 ②教育消費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③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④教育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銀行有 自動轉存業務,存款到期不取,會自動將利息并入本金再轉存一定的年份。假若王先生將1萬元現金選擇定存一年自動轉存一年的方式存入銀行(注: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7 5%),他所獲得的利息是
A.550元 B.275元
C.557.56元 D.278.78元
6.右圖漫畫反映出
①國家利用財政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財政引導資源合理配置 ③國家調控財政收支水平,促使經濟平穩運行 ④政府努力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2013年12月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給迷惘的百 姓帶來了信心。從經濟生活角度看,確保“舌尖上的安全”要求 ①發揮市場在食品生產中的決定性作用 ②企業遵循市場規則,嚴把質量關,公平競爭,禁止坑蒙拐騙等非法行為 ③政府求真務實、以人民滿意作為政績考核標準 ④政府加強市場監管,健全社會信 用體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2014年2月13日,美國商務部裁定對中國輸美消毒劑征收反補貼稅,這是今年以來美國第12次對中國商品發起“雙反”調查或者作出裁定,美國如此高調、密集地挑起貿易爭端意在保護其本國初步復蘇的相關產業。隨著中國貿易地位持續增強及中美貿易 規模不斷擴大,中美間的貿易摩擦將會“只增不減”。這說明 ①美國發起“雙反”調查旨在保護本國經濟長遠發展 ②經濟全球化意味著風險全球化,發展中國家應提 高利用科技規避風險的能力 ③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決定其對發展中國家不利 ④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應增強經濟安全意識和利用WTO維權的規則意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9月17日、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為困難群眾兜底線、救急難和鼓勵快遞企業兼并重組等問題作出部署。據此回答9~11題。
9.會議決定從今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底,將月銷售額2—3萬元的企業也納入暫免征稅范圍。國家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有利于
A.優化我國所有制結構 B.解決收入差距問題
C.解決消費不足問題 D.發揮中小企業的主導作用
10.會上,李克強總理明確要求鼓勵快遞企業兼并重組,完善和落實重組備案、外資并購審查等制度。快遞企業兼并重組 ①有利于強化企業風險意識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②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快遞企業良性發展 ③可以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 ④可以倒逼國內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升服務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會議決定,按照《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應急、過渡性救助,做到兜底線、救急難,填補社會救助體系“缺項”。這表明 政府 ①以人為本、履行保障民生的基本職責 ②擴大服務對象的范圍和權利 ③嚴格依法行政 ④職能轉變加快、全面負責困難群眾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政務微博、微信被稱為聯系百姓的“直通車”、“民心橋”。通過新聞媒體登“車”上“橋”,守望好公共家園,要求公民 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③通過輿論監督制度行使民主監督權 ④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決定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13.(28分)偉大的“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夢想。堅持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是推動“中國夢”實現的有效途徑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
材料一 近三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城鄉居民收入同比增長和基尼系數對比情況
項 目 國內生產總值 城 鎮居民人均收 入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 基尼系數
2011年 9.2% 8.4% 11.4% 0.477
2012年 7.8% 9.6% 10.7 % 0.474
2013年 7.7% 7% 9.3% 0.473
注:基尼系數是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基尼系 數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6分)
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 社會主 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在生產發展、國 民收入增加 的基礎上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
(2)結合材料二,運用“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提出“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12分)
材料三 據統計,2014年中國農民工數量已達2.69億人,龐大的農民工隊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處于弱勢群體的農民工的權益卻常被侵犯:一些用工單位,特別是國企使用的“臨時工”和部分非公有制企業,故意不訂立勞動合同,以逃避法律約束;社會保險覆蓋面窄、統籌層次低、欠繳保險費現象嚴重;勞動保障監察力度不足,勞動爭議處理 周期長、效率低;現行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夠;城鄉二元結構使農民工難以市民化和享受與城市子女入學的同等待遇。同時因勞動技能差和工作難求,部分農民工明知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而“忍辱負重”,給一些不法用人 單位以可趁之機。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越來越為社會各方所關注、所重視。
(3)結合材料三,運用《經濟生 活》知識,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提出建議。(10分)
14.(24分)信息消費是一種直接或間接以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信息消費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據工信部測算,2012年我國信息消費占GDP的比重為3.3%,預計到2015年信息消費占GDP的比重將會超過4.5%。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宣布,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頒發“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標志我國移動通信技術正式步入“4G時代”。互聯網與制造業、金融業、物流業等融合,促進電子商務規模持續高速擴張,孕育著中國的“新經濟”。
(1)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網絡企業怎樣抓住機遇,加速發展?(12分)
材料二 在網絡購物爆發式增長的背后,是人們對落入購物陷阱和購物被騙后陷入維權難的不斷擔憂。2014年3月15日,正式實施的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除消費者定做的、鮮活易腐的、在線下載的或者已拆封的音響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以及交付的報紙期刊等四種商品之外,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消費者期盼已久的網購 “后悔權”終于有了法律保障。
(2)結合材料二,從政治生活角度,說明政府與公民如何約束、規范網絡購物行為?(12分)
13.(1)近三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與GDP增速基本同步;(2分)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超過了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說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縮小;(2分)我國基尼系數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高位,并且超過了“警戒線”,說明我國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還需不斷改善。(2分)
(2)①生產決定分配。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國民財富增長,有利于為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3分)②堅持和完善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3分)③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兩個”比重,實現“兩個”同步,有利于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關系,使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分)④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政府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實現公平分配和成果共享,有利于激發勞動者勞動的積極性。(3分)
(3)政府:①開展各種形式的就業培訓,提高農民工素質,增強其就業和社會適應能力;(2分)②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執法和監督力度,提高辦事效率;(2分)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優化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社會環境。(2分)
用人單位:遵守《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協調好勞資關系,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2分)
勞動者:增強人才、權利和法律意識,通過能力增強和正當途徑,依法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2分)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2016年高考政治模擬試題精選(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