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生物:基礎知識同步練習(8)

2015-12-15 08:22:44 來源:網絡

   編輯推薦:2016年高考生物:基礎知識同步練習匯總

  實驗《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胡蘿卜素提取過程的考查

  (山東理綜)胡蘿卜素是一種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從胡蘿卜或產胡蘿卜素的微生物菌體中提取獲得,流程如下:

  (1)篩選產胡蘿卜素的酵母菌R時,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或平板劃線法接種。采用平板劃線法接種時需先灼燒接種環,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養酵母菌R時,培養基中的蔗糖和硝酸鹽可分別為酵母菌R的生長提供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從胡蘿卜中提取胡蘿卜素時,干燥過程應控制好溫度和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胡蘿卜素分解;萃取過程中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式加熱以防止溫度過高;萃取液濃縮前需進行過濾,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紙層析法可用于鑒定所提取的胡蘿卜素,鑒定過程中需用胡蘿卜素標準樣品作為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養、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等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1)接種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是稀釋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為了避免雜菌的污染,接種過程中要進行無菌操作,如對接種環進行灼燒處理。(2)蔗糖主要提供碳源,當然也可以作為能源物質,硝酸鹽含氮元素,可提供氮源。(3)溫度過高、干燥時間過長會導致胡蘿卜素分解;由于萃取劑往往有揮發性,直接加熱時揮發出來的有機溶劑遇明火易爆炸;萃取后需將原料中的固體物濾去。(4)提取出來的胡蘿卜素往往不是純的,用標準樣品主要起一個對照的作用。

  答案 (1)稀釋涂布平板法(或稀釋混合平板法) 滅菌(或:防止雜菌污染) (2)碳源 氮源 (3)時間 水浴 濾去不溶物 (4)(實驗)對照

  [對點強化]

  請回答下列與實驗室提取芳香油有關的問題。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壓榨法、________和________。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點是難溶于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因此可用________作為提取劑來提取芳香油。

  (3)橘子果實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作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時往往選用新鮮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對材料壓榨后可得到糊狀液體,為除去其中的固體物獲得乳狀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5)得到的乳狀液加入氯化鈉并放置一段時間后,芳香油將分布于液體的________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加入氯化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6)從乳狀液中分離得到的芳香油中要加入無水硫酸鈉,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壓榨法、蒸餾法和萃取法。一般采用新鮮的橘子皮來提取芳香油,因為新鮮的橘子皮芳香油含量較高。除去液體中的固體常用的方法是過濾。芳香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會浮在液體的表面。加入氯化鈉會增加水層密度,使油和水分層。無水硫酸鈉可以吸收芳香油中殘留的水分。

  答案 (1)蒸餾法 萃取法 (2)水 有機溶劑 有機溶劑 (3)橘子皮 芳香油含量較高 (4)過濾 (5)上 油層的密度比水層小 增加水層密度,使油和水分層

  (6)吸收芳香油中殘留的水分

  【典例】

  (江蘇卷)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DNA粗提取的相關探究活動,具體步驟如下:

  材料處理:稱取新鮮的花菜、辣椒和蒜黃各2份,每份10 g。剪碎后分成兩組,一組置于20 ℃、另一組置于-20 ℃條件下保存24 h。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將上述材料分別放入研缽中,各加入1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兩層紗布過濾,取濾液備用。

  第二步:先向6只小燒杯中分別注入10 mL濾液,再加入20 mL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緩緩地向一個方向攪拌,使絮狀物纏繞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取6支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狀物。

  DNA檢測:在上述試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試劑,混合均勻后,置于沸水中加熱5 min,待試管冷卻后比較溶液的顏色深淺,結果如下表。

  材料保存溫度 花菜 辣椒 蒜黃 20 ℃ ++ + +++ -20 ℃ +++ ++ ++++ 注:“+”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分析上述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該探究性實驗的課題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步中“緩緩地”攪拌,這是為了減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并分析。

  ①結論1:與20 ℃相比,相同實驗材料在-20 ℃條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較多。

  結論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針對結論1,請提出合理的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質變性沉淀,與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對DNA影響極小。為了進一步提高DNA純度,依據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礎上繼續操作的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體積分數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DNA粗提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實驗與探究能力。如果DNA斷裂,就不容易被提取出來;溫度主要是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生理過程。粗提取得到的DNA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質,可以通過氯仿的特殊功能來去除蛋白質,提高DNA純度。

 

  答案 (1)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溫度對DNA提取量的影響 (2)DNA斷裂 (3)①等質量的不同實驗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溫度下,從蒜黃提取的DNA量最多 ②低溫抑制了相關酶的活性,DNA降解速度慢 (4)將第三步獲得的溶液與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合,靜置一段時間,吸取上清液

  題后反思

  1.案例中相關注意問題

  (1)做該實驗時,不能用豬血代替雞血,因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不能提取DNA。

  (2)制備雞血細胞液時,要注意向雞血中加檸檬酸鈉,防止血液凝固。

  (3)漲破細胞的方法:向血細胞中加入蒸餾水,血細胞溶液的濃度大于蒸餾水的濃度,從而使血細胞大量吸水而漲破。不能用生理鹽水,因為血細胞溶液的濃度與生理鹽水的濃度相當,所以血細胞在生理鹽水中不能吸收水分。

  (4)兩次加入蒸餾水,第一次是為了使血細胞吸水漲破;第二次是為了降低氯化鈉的濃度,有利于DNA的析出。

  (5)兩次析出DNA的方法:第一次是加入蒸餾水,降低氯化鈉的濃度,促使DNA析出;第二次是加入冷酒精,因為DNA不溶于酒精溶液。

  2.鑒定DNA時要用兩支試管,其中不加DNA的試管起對照作用,該試管溶液不變色,另一支加有DNA的試管溶液變藍色。

 

  提醒 選材時注意選用細胞易破碎、DNA含量相對較高的生物組織;鑒定DNA的二苯胺試劑要現配現用,否則會影響鑒定效果。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分享“2016年高考生物:基礎知識同步練習(8)”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 中文字幕在线手机一区 |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