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不用全國卷 外語教學可能被"提速"(3)
江蘇影響
選修測試組合變多了,中學教學安排面臨挑戰
根據現行的江蘇高考方案,考生可選擇兩門選修科目,改革后會不會加重學生負擔呢?據了解,一方面,除了進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三門科目以外,其他學科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教學要求,考試合格即可;而另一方面,對江蘇考生來說,記入高校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將增至3門。南京外國語學校鄒正校長說:“現實中,學生往往不是從對自己來說知識結構最優化的角度去選擇高考科目,而是會從哪門學科得分、最易過線的角度去考慮。新的高考方案,出發點非常好。”
不過采訪中,也有中學校長表示擔憂,“打個比方,學生可以選物理、化學、歷史三門,但是如果選這樣的組合很少,那怎么進行教學安排?”采訪中,江蘇一位四高中校長表示,“如果6門考試,都是一門考2次,分別組織的話就要組織12次,顯然是比較困難的。”
一位參加江蘇新高考方案研討的專家告訴記者,“江蘇目前考慮的做法是,高校提出考試要求,提前2年公布;考生結合自身志愿確定三門選修科目。”
變化3 文理不分科
江蘇影響
高校可能不再只劃兩條線
按照實施意見,文理不分科,而從目前江蘇錄取來看,各校會根據文理分劃兩條線。如果文理不分科,文理可以打通,這也將給錄取帶來一定的影響。“比如,報考工科專業,我們會要求考生選物理,而材料專業則要求選化學,不同的選科組合,如果還是單純按文理來劃線不科學。”一高校招生專家分析。
變化4高考要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這次高考改革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對綜合素質評價進行探索。一是在考查的內容上,看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情況。第二從考查方式上,重點看學生成長過程中能夠集中反映綜合素質的一些具體活動和相關的事實。
江蘇影響
不僅看分數,還要看表現
“高考錄取的時候看素質評價,這是一種導向。因為考試成績有局限性,成績只能衡量學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考試成績主要反映學生的認知水平,但不能反映學生的行為表現,也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他的全面發展情況。”南京一中校長尤小平表示,把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的情況結合起來選拔人才,有助于扭轉目前唯分數論的現象。(王璟 蔡蘊琦 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