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942萬考生今日參加高考18省份統一命題(3)
場外——
十部門整治考點周邊環境 教育部與各省份簽責任書
每年高考,嚴明考試紀律,保證考試公平都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確保今年高考安全,教育部與各省(區、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都簽訂了高考安全責任書。
教育部要求,各地高考期間要設立高考指揮部,統一調度指揮,快速有效地處理高考中出現的各類突發、偶發事件。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命題、試卷印制、運送、保管、考試實施、評卷、錄取等環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杜絕失、泄密事件發生。要組織有關部門對高考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完善并落實齊抓共管的工作保障機制,確保無大面積舞弊事件發生。
此外,教育部還部署協調全國31個省份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開通了2015年高考舉報電話,并表示教育部及各省(區、市)將根據舉報線索時間核實處理,切實維護高考安全。
在考前,教育部還會同中宣部、工信部、公安部等共10部門,集中開展“打擊銷售作弊器材”“凈化涉考網絡環境”“凈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4個綜合治理專項行動。
據介紹,各地相關部門在中學、高校、通訊電子產品市場、考點周邊及互聯網上聯合開展了對非法招募替考“槍手”、組織助考活動、違法販賣作弊器材、發布涉考不良信息等危害考試安全、擾亂考試秩序、謀取非法利益等行為進行了重點偵查,依法打掉了一批犯罪團伙。
考后——
今年高考加分“縮水” 自主招生移至高考后
與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政策的重大變化出現在加分政策方面,今年開始,奧賽獎牌、體育特長等等,這些中學生獲得的“光環”將難以為高考加分。
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意見明確,2015年1月1日起,將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項加分項目。
據悉,2015年1月1日之前在中等教育階段已取得上述項目有關獎項、名次、稱號的考生,是否具有加分資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研究決定。確有必要保留的按本省(區、市)原有規定執行,加分分值不超過5分。
關于高考加分政策,袁貴仁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也介紹說:“今年全國加分政策鼓勵類的全部取消,只保留一些扶持性政策,還有一些地方性加分政策減少63%,有10個省市全部取消地方加分。”
除了加分政策變化,與往年相比,今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也有大幅調整。
今年起,高校自主招生時間均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后,公布高考成績前進行,申請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達到相應要求,接受報考高校的自主測試,試點高校也不得采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
專家分析,自主招生調整至高考后,考生不會過早地“被迫”卷入自主招生“大戰”,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考生的壓力。用高考成績這個最大公約數作為前提,可以減少自主招生可能出現的“操作”空間。
此外,今年,根據高考改革方案的部署,31個省份將全面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投檔。所謂平行志愿,舉例來說,某省份規定考生批次可填報6個志愿,那么這6個志愿均為并列關系的“志愿”。
在招錄階段,根據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的招生問責制,高校校長還要從今年起,簽發錄取通知書,對錄取結果負責。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