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高考海淀西城一模歷史試卷分析
2015北京海淀、西城兩區的高考一模已經落幕,資深高考專家時間為考生們解讀一模試卷,并對試題改革變化及命題趨勢進行深入剖析,為考生們備戰今年高考指點迷津。
一、試卷風格
城區 |
海淀區 |
西城區 |
整體風格 |
海淀區試題注重主干知識和細節知識的考查,不刻意追求試題的考查形式。 | 西城區試題在強調知識考查的同時更側重試題結構、形式與高考的一致性。 |
具體表現 | 解讀、論述等開放題目都未呈現。亮點是37題“戰爭與和平“的主題鮮明,較好的關注到了熱點問題,也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考查。 | 道題目用表格方式呈現,考查史官記史的“言“和”事。后面的題目用了圖片、漫畫、柱狀圖、曲線圖等形式,學科內綜合題考查中西比較、解讀等近幾年的熱門題型。 |
總之,兩個區題目體現了兩個區的一貫風格,保持相對穩定。
二、試卷特點
1. 注重主干知識和細節知識的考查,強調基礎知識的記憶。
題號 | 海淀區 | 題號 | 西城區 |
12 | 公元1000——1500階段特征 | 13 | 《傷寒雜病論》 |
14 | 《明夷待訪錄》 | 16 | 太平天國 |
16 | 20世紀20年代變化 | 17 | 孫中山 |
17 | 1956先“現代科學進軍”的背景 | 18 | 過渡時期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后外交 |
18 | 南方談話內容 | 20 | 近代科技和文化 |
19 | 改革與社會進步 | 21 | 近代工業化,都考查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 |
23 | 甘地和凱末爾改革,都是考查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準確記憶 |
結論:兩個區一模試題都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強調知識儲備和學習過程。
2、強調歷史概念的正確理解,體現學科本質。
題號 | 海淀區 | 題號 | 西城區 |
20 | 社會契約論 | 15 | 印象派 |
22 | 宋明理學 | 22 | 蘇聯不同時期經濟政策的理解 |
結論:以上題目特別注重學科思維,強調歷史學科本質。
3. 學科內綜合題各有特色。
海淀區 | 在注重閱讀能力和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考查了傳統文化《易經》,其思路應來源于2014年高考道題目對《離騷》的考查。在主題的選取上考查了戰爭與和平的問題,體現了歷史學科的人文關懷,和往年比較,海淀區對熱點問題的關注提升很多。 |
西城區 | 學科內綜合題考查了“觀念·觀念社會化·社會行動”主題選取新穎,所考查內容都是歷史學科內主干知識,而且考查了東西比較、解讀等近幾年熱門題型。從題目所處的位置來說,是拉開學生分數的位置,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思維要求都比較高,難度也較大。 |
題號 | 海淀區 | 題號 | 西城區 |
39 | 考查了二戰后美國旅游業的發展及原因 | 40 | 以地理環境切入,考查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
40 | 考查了張家口地區,歷史考查了京張鐵路,照顧京津冀協同發展。 | 41 | 以“糖”設置情境,考查甲午戰后民族經濟的發展。 |
城區 | 試卷結構 | 難度設置 |
海淀區 | 共出40道題目,與往年保持穩定。 | 選擇題難度較大 |
西城區 | 共出41道題目,與往年保持一致。 | 學科內綜合題難度較大 |
三、備考建議
1、注重主干知識和細節知識的考查,強調知識的覆蓋面。
2、試卷難度以中低檔試題為主,降低試卷難度,提升學生分數。
3、對開放型試題的追求有限度,注重學科能力和學科本質的考查。
4、體現歷史學科人文關懷,關注熱點問題。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