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深圳高考會不會采用全國統一試卷?(2)
今年兩會上,袁貴仁也表示,今年將取消全部鼓勵性加分項目。
早在去年政策調整后,廣東高考的加分項目由23項減為6項。中學生各學科奧賽、各類科技競賽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項目和省級優秀學生等17項獎項均不再加分。根據有關報道,去年全省共有4997名考生獲得加分資格,占我省普通高考人數的0.69%,獲得高考加分資格的考生大幅減少。保送生資格名單共包括兩類,分別為省級優秀學生名單、外語類保送生名單和競賽類名單。外語類保送生有280人,被保送的學生分別來自廣外附設外語學校和深圳外國語學校兩所學校。
另外,國際五項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包括數學、物理、生物、化學、信息學5個學科)國家集訓隊員名單共有13人,這些學生分別來自華師附中、中山一中、深圳中學、中山紀念中學、廣東省實驗中學和廣州二中。
而記者查閱近幾年的高考加分人數,2008年僅150多人,隨后2011年和2012年均超過200人,但隨著廣東省加分政策的“瘦身”,深圳每年受此影響的大約有百余人。對此,市招考辦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由于廣東省早已自行“瘦身”,因此深圳受國家加分政策影響的考生不多。但每年12月左右,中大、華工等省內高校都會出臺體育、藝術等特長生測試辦法,因此,省內高校如何實施,還有待細則出臺。
自主招生
奧賽獲獎仍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敲門磚
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發布新政策,對奧賽全國決賽獲獎學生、科技類競賽相關獲獎學生,由原來的可具備加分、保送資格,調整為高校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參加本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資格,是否可享受加分照顧由生源所在地省級招委決定,不再具備保送資格;奧賽省賽區一等獎獲獎學生,由原來的可具備保送、加分資格,調整為高校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參加本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資格,不再具備保送、加分資格;獲得奧賽全國決賽一等獎并被中科協遴選為參加國際奧賽國家集訓隊的學生,仍給予保送資格,經所報考高校測試后決定是否錄取。
奧賽保送指標 “大瘦身”,雖然擠不進保送的“綠色通道”,大量競賽學生還是提前進入降分的“高速路。記者從”保送大戶“深圳中學了解到,雖然該校今年保送清華、北大的只有5人,但獲得這兩所學校降分錄取的達到10人。還有3人被斯坦福提前錄取。”雖然保送縮水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參加奧賽的學生還是更有競爭力。“深中一名教師分析。
政策調整后,具有報送資格的學校只有深圳外國語學校幸免,作為全國13所具有保送資格的外國語學校,每年深圳外國語學校有15%的保送名額。
由于高考錄取優惠政策最高為“考生的高考實考分不低于考生所在省份同批次同科類錄取控制分數線即可錄取”,即“一本線錄取”。而今年,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也有不小變化,學校推薦均被取消,學生可自由參加。從各校公布的報名條件可見,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更看重“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更青睞各類省級、全國乃至國際性競賽獲獎者;雅思、托福成績首次成為部分高校自招的參考因素。但有不少重點高校表示,對于被認定為學校自主選拔錄取候選人的考生,學校將在高考錄取時給予在當地錄取線下降60分以內錄取的優惠政策。這也意味著,對于有分量的獲獎項目,或在奧賽全國決賽獲得優異成績者(須進入國家集訓隊),仍然可以成為高校自主招生的“敲門磚”。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