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考生如何抓住黃金期備考
“寒假雖然有將近一個月,但這段時間走親訪友事情多,孩子靜不下心來學習,記者同志,能否采訪學科方面的專家,來提供一些有效的復習方法?”“高考的課程已經上得差不多了,現在主要靠自己學習整理,我的基礎一般,不知道有沒有好的辦法提升一下?”……2015年春節假期比往年遲,“史上最長寒假”現在已過半,時間對高三考生來說異常緊迫,下學期實際備考時間不到15周,如何利用好這個寒假,做好下學期緊張的備考準備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幾天,禾城不少高三考生和家長致電黨報熱線,詢問有關高考的有效備戰方略,為此,記者專門向嘉興教育學院、嘉興市教育考試院、嘉興一中和我市部分高中學科基地的專家進行了咨詢,并綜合整理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供高三考生參考。
查漏補缺,把基礎“砸”實
寒假是考生最寶貴的“自主時間”。育路高考網專家建議,“自主時間”應多安排一些基礎知識的復習,當然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要貫徹到高考復習的始終,但寒假的“自主時間”是最集中、最寶貴的時間,一定要抓住、抓牢。理由很簡單,基礎知識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依據,只有把基礎“砸”實了,能力提升才有保障。
如何抓基礎?首先要看書,許多考生不重視這個環節,教材是高考命題的依托,也是高考復習的依托,一定要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地把教科書認真讀一讀,把基礎知識認真落實。其次是要把課本上的題認真做好,有些高考試題就是課本上的練習題的變形,而且課本上的練習題是最基本的,不但要會做而且要熟練。再次,還要認真分析期中、期末兩套試卷,跟著老師分析試卷是必須的,自我分析也是必需的,成功經驗、失敗教訓、得分原因、失分原因、解題思路、解題切口等一定要清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個階段進行的梳理總結不能單純地建立在知識點的維度上,而是要更多地向高考考題本身看齊。高考會經常考怎樣的題、哪一類題目能夠比較輕松的拿下、哪些題目需要思考才能做出來、哪些題目是怎么做都不會的,對這些都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提弱穩強,強化解題能力
從目前來看,語數英、物理化、政史地九門學科都是高考科目,分值都占一定比例,都是考入理想大學、理想專業的敲門磚。但相當一部分考生,在高考九門學科知識的能力水平上有強有弱。如何讓“強科更強,更上一層樓,弱科變強,也上一層樓”,這點很重要。
專家認為,在復習中,可以采用“以強補弱”的策略獲取高分數。提高弱科的辦法有許多,時間上要多安排一點;少做、不做弱科的難題,主抓中低檔試題;多看書,在基礎知識落實上再下一點功夫;有針對性地參加一些課外的單科補習也是十分有益的,如寒假里我市推出的“智慧課堂”,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在提升做題的效率方面,考生還要在寒假的時候自己研究做題方法,用好糾錯本就是一項很好的“提分寶典”。
在剩下的一周寒假時間里,考生還可以用一兩天時間把高中各年段期末各科的試卷做一個整理和總結。要通過試卷分析,明確每科需要學什么之后,列一個學習時間表,把學習計劃具體到每個小時。例如,考生可以1小時為一個時間段,1門課1小時,每天把各門學科過一遍;也可根據情況每天安排三四科,保證每天的學習時間都有效果。
寒假也是醞釀高考志愿的好時期。專家建議,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多了解一些志愿填報的信息。考生可以根據期末考試成績和全市的排名情況,與家長商量確定一下高考志愿的大體輪廓。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5年高考考生如何抓住黃金期備考”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