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淡定應對新高考:物理考生不會劇增
針對剛剛公布的上海本科高校2017年高考選考科目,上海不少高中的校長普遍認為,選考科目的公布,將在一定程度上對高中的教學和學生職業規劃發揮引導作用。
對于選考科目的公布,上海學?傮w表現淡定。其實,很多中學早已未雨綢繆,此前已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選課傾向和職業興趣方向,有針對性地開展科目、課時以及師資等方面的調整。
學生是否紛紛選考物理
需積累,不太可能硬選
此次上海高校公布的選考科目中,物理成為最“通行”的科目。那么,這一信息是否會導致高中生對物理課堂趨之若鶩,紛紛選考物理呢?選修物理的大量涌現是否會讓中學教育應接不暇呢?
據了解,雖然選考物理可以報考的專業最廣,但并不代表大多數學生必須選修物理。上海市第八中學校長盧起升昨天說,其實物理過去也是熱門科目,所以此次需求不存在井噴一說。此次高考改革后,六門等級考科目每一門的覆蓋面都比以前更廣,學生的選擇更多,而物理學科相對難度較高,需要更多的積累,所以應該不會有大批量學生立馬更改方向選擇物理課。
此外,相對于“3+1”時代物理滿分150分,現在物理作為等級考,總分只有70分,而且實際差距只在30分的區間內,按比例定等級對原先物理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未必有利,所以基于理性的考慮,物理薄弱的學生也不大可能硬要轉考物理。在此,他也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天賦悟性選擇自己真正適合的科目,而非盲目按照“哪個科目適應面最廣”來選擇。
學生如何進行選課
學校會全面評估學生優勢
此次上海高校公布的選考科目中,地理、生物科學等科目也被很多專業列為選考科目,引發一定關注。據介紹,高考改革前,大部分學生會選擇物理、化學這類典型的傳統學科,關注地理和生物科學的學生相對較少。但改革后,“6選3”給了學生更多組合方式和選擇機會,地理和生物逐漸被關注。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講,地理和生物難度偏低,不論是成績處于哪個階段的學生,都有可能選擇其中一門作為加分的科目,因此地理、生物科學就顯得重要起來。
對此,松江二中提前做了準備。在2014年9月開學之初,松江二中就對高一新生進行過興趣課程調查。“相比以往加一科目背景下選科,選擇地理的同學明顯有增加。”校長王鐵樺介紹。
松江二中在對高一新生進行調查的同時,也對高三學生做了一個模擬調查:假定他們即將面臨的高考按照新高考改革方案進行,會如何選擇?調查發現,高三學生的選擇與高一新生的選擇,有明顯的差異。“高一學生的選擇還有些茫然。”王鐵樺介紹說,高一新生往往依據他們對課程難易程度的主觀認識、偏文還是偏理的個人狀況等進行選擇。
上海交大南洋中學校長董俊平透露,南洋中學已預留出半年的磨合期,讓學生、家長、老師充分溝通,同時結合問卷、調研、訪談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盡快明晰自身定位。學校還通過科學預估,一方面指導學生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一方面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結合此前初中班主任、學生評價手冊等已有記錄,加上高中老師對學生的大致判斷,學校會綜合四大模塊全面評估學生的優勢,幫助學生和家長做出選科最優方案! W生會不會“走校”
有學校高二試行“走班制”
盧起升說,在2014年高一新生入學之初,校方已經有過深入預判,通過意見征詢和問卷調查,提前掌握學生可能的選科意向,并根據學生意向在師資等方面進行有機整合和加強。在問卷調查時,每門課都有“肯定選、肯定不選、不確定”這三個選項。而在上學期舉行了為其兩周的六門等級考科目“體驗課”后,再度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時發現,選擇“不確定”的學生大大減少,學生對于自己未來的方向有了更明確的目標。
上海市第八中學將通過“走班教學”等方式,指導考生更快更好地明晰自身定位。據悉,市八中學將在高二第一學期實行部分學科“走班化”教學,讓學生盡早接觸不同科目的內容,了解自己的興趣點和優勢。
有部分家長擔心,一些高中沒有開設地理或生物課,使得學生不得不“走校”。對此,王鐵樺說,高考改革方案是在審慎縝密的調查研究基礎上出臺的,科學性、規律性是有保證的。家長、學生不必過于焦慮,學校有信心、有能力對接好。“我們學校會開全、開足所有課程。”
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學校專設“生涯規劃”課程
高校選課科目的公布,甚至將直接影響高中生的職業規劃。
今年寒假,上海市第八中學的高一新生將從二三十個職業體驗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選項,深度體驗教師、律師、醫生等多個職業。對于每個職業,學校都安排了“業內頂尖”與“普通”兩類從業者與學生接觸,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一職業,提前做好職業規劃。
盧起升認為,“6選3”的高考,不僅大大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也將促進學生自我規劃能力的提升。選考科目公布后,學生能通過自主選科,進一步認識和發揮自己的優勢,這符合素質教育的導向,有助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
王鐵樺認為,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確定后,學校和學生的方向更加明確,學校將進一步做好信息服務和學涯指導工作,引導學生在一定的寬度上進行課程選擇。
松江二中目前有“生涯規劃”方面的專設課程。在王鐵樺看來,既有的“生涯規劃”課還不夠,今后學校將順應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提高學科教師對學生“生涯規劃”課的參與度,使之滲透和貫穿于教學中,幫助學生理性客觀地認知自我,引導學生把興趣、特長與自己的未來進行有效對接。
董俊平認為,科目的選擇關乎學生將來大學的專業選擇,而專業的選擇又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職業導向,因此,學校在加強學生職業生涯指導方面責無旁貸。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上海高中淡定應對新高考:物理考生不會劇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