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高考移民最好辦法是實現教育公平
近日內蒙古“高考移民”的問題成為眾多網友討論的熱點,考生家長向上反映卻得到屬于“空掛學籍”這一結果,那么怎么才能防止高考移民呢?眾多高考專家一致認為,實現教育公平是治理高考移民最好的辦法。
其實,“高考移民”并不少見,由于某些地區(qū)錄取分數線較低,自然會讓一些外地考生趨之若鶩。但是,由于普通高校在各省市的招生計劃已確定,如此的做法,必然會加劇競爭程度。戕害到本地考生的利益。所以說,內蒙古嚴格限制“高考移民”,目的就是保證考生的合法權益,讓高考趨向于公正公平。
然而,內蒙古的做法,雖然具有積極意義和價值,但是并不是治本之策。內蒙古相關部門的規(guī)定,不過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是對制度漏洞的一種簡單填補,不會產生釜底抽薪的效果。事實上,之所以會出現大量的“高考移民”,根源在于當前的教育體制和招生體制,還存在嚴重的不足和弊端。
現實中,由于歷史原因以及經濟發(fā)展水平問題,全國各地的高等教育資源一直不均衡。由此,在教育資源的配置方面,儼然形成了割據局面,各個地區(qū)呈現出巨大的差異。在招生方面,比如內蒙古與東部教育發(fā)達省份不同。由于內蒙古的教育質量與東部身份存在差距,同樣的分數在兩個不同的地區(qū),可能會成為普通本科與名牌大學的分水嶺。
其實,這種現象在北京、上海等地也存在。根據一則報道,清華大學投放于北京的招生名額,要超過江蘇等4個省份的總和。于是,很多人甚至戲稱,北大、清華已經成為了北京人的大學。所以說,正是在頂層設計上,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和設計,從而讓很多考生熱衷于成為“高考移民”,從而實現進入理想高校的愿望。
應該說,以地域為標準的招生制度,成為了教育公平的絆腳石。唯有在源頭上找到解決思路,讓招生指標的分配更加合理,才能消除“高考移民”現象。地域差異所衍生的教育壁壘,本就是戕害教育公平的罪魁禍首。如果,招生指標都按照生源數量分配,讓每個考生在公平的環(huán)境下參與競爭,又會有哪個考生非要變成“高考移民”呢?
根本上而言,打擊“高考移民”需要標本兼治,要在制度設計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摒棄不合理的制度痼疾。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本質上的公平,讓“高考移民”真正安心備考,而不再瘋狂掠奪其他考生的教育資源。
(責任編輯:商興龍)
-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2高鐵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3互聯網金融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4酒店管理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5學前教育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6國際郵輪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7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8動漫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9大數據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10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高考就業(yè)率最高的十大專業(yè)排行
分享“防止高考移民最好辦法是實現教育公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