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語文備考:如何穩步提升成績
距離2015年高考的時間已經過了一半,高考第一輪復習也已經快結束了,那么怎么備考語文,才能在最后的時間里穩步提升高考成績呢?育路高考網小編分享讓中等生成績飛躍的方法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在備考最后190多天里面有大的進步。
首先是目標定位,擺正心態
這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十分重要,如果沒有合理的定位自己,是無法形成科學的規劃的。給自己定個自己認為最高能達到什么程度的水平是更為合理的,經過之前的復習備考,大家應該知道自己目前的階段,給自己合理定下目標,擺正心態,才能在最后的時間內進一步穩中有升,比如說300~450分左右的學生這時候應當好好調理下自己的思路,老老實實的埋頭課本及簡單題型練習,力爭上到三本。450~500之間的學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品暫時將目標放在二本,500以上的可憑藉實力再爭上游。當然這里是量化了的數據,其實就是按照自己最接近的程度去努力,越是時間緊迫,在心態和復習備考行為上越是不能著急,一定按照穩中提升的方法去利用時間。
其次為課本回歸,知識梳理
回歸課本是一定要反復做的事,其重要性就不說了,主要目的是用于查缺補漏。很多尖子生和中上水平的學生分數都丟在非常簡單的基礎部分上,是十分可惜的,大多是以為課本都看出花來了,每次翻過就算,反正都會,結果考試的時候丟在細節里面。
這里不得不提到一類學生,起伏較大的學生一定要注意了,千萬不要歸結于馬虎,也不要歸結與“狀態好與不好”,高考你有把握“好狀態”嗎?找出原因,力爭每次都發揮出最大水平。
再次總結經驗,套題演練
套題不是整張卷子,而是拿一類題去演練。有其是中等生和成績較為不理想的學生,比如做(中英)閱讀理解,每次連續做20~30篇,我想題庫不是問題,數學解答題如函數部分的、立體幾何的,按照類型每次做10道以上。為什么這么做呢比如做閱讀(中英),做一篇兩篇,甚至5篇10篇,頭腦都比較清醒的,到接近20篇的時候,已經開始暈菜的時候,再做題,就能達到出考試時你不行的情況下做題效果了。
做套題的根本意義不在于題海,無論難還是容易,都不要認為,我全會做,就完了,你要在做完的時候好好看看,剛才是怎么做下來的,思路是什么,利用的知識點是啥?沒有總結歸納做題沒有任何意義,做套題的目的就是便于總結歸納,有其是思路的歸納。
最后再強化思維,挖掘潛能
其中重點是強化思維,挖掘潛能這塊,是目前階段能夠確保提升的法寶。因為知識體系基本已經成型,但是大家做題存在的問題是大部分知道知識點,卻做不出來,是因為題目講究的是思維體系,就是你是怎么想的。大家平時大量做題,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們需要大量做題?能把題做出來是依靠什么:是前面不會做了后面老師講解明白了,然后做其他題就會了?還是只有一個大概做著做著就突然做出來了?如果是只有一個大概做著做著就做出來的,一定要好好看看這題,把解題步驟弄下來,這是提升的開始。
2015年高考語文如何做套題
大家針對各自區域的考查內容,大致為多音字詞辨析、成語辨析,病句等選擇題,現代文、古文閱讀,填空題類型,作文。
那么我們就著這些考點,首先第一件事是翻課本,頑強一點的學生將課本注解詞抄下來,主要看課文后面的練習題和思考題,通常高考的思維和這差不多。
第二天,抽出一定時間來全部做單選題,10~15套為佳,可以是試卷,可以是練習冊等,做過的也不要緊,做到這份上,你會忽然發現語文單選明顯提高。
接下來按照題目順序,現代文練習15篇以上,古文練習8~10篇既可,若有詩歌鑒賞,不妨多做些。
最后是作文,大家平時抱怨作文難寫,成績提高不上去,試問大家,平時練習試題或自己做卷子的時候,幾個人寫過作文?逼迫自己一個題目連續寫出三篇,就能馬上找到自己的不足,而且每次都會做不自覺的嘗試性提高,大家記住,從課本到套題練習,一定要貫徹想法,理清思路,直到你做的不行了,做題時還要這么想,通過這種強化訓練一般語文4-5天可以達到120+。
(責任編輯:商興龍)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