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首輪錄取完成 理科前10名8人進北大(2)
去年斷檔的西交大
2014年分數線很高
去年第一批招生時,省外部分211名校如西安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出現斷檔,錄取分數線從高出一本線50至60分,突然降至只高出一本線2分至5分,讓人大跌眼鏡。2014年名校未出現斷檔異常,西安交通大學分數線文科670分,理科673分;中國政法大學文科672分,理科682分。
在公布的文理第一批首輪投檔分數線里,文科最后一個名次號是寧夏大學錄取的8719名,621分;理科最后一個名次號是浙江萬里學院錄取的36554名,597分。
首輪投檔錄取后,未完成的第一批高校及專業招生計劃,將于今晚在省教育考試網公布。因高校各專業生源差異,不服從專業調劑或因其他綜合因素影響錄取的考生會有退檔,將造成招生缺額。假如考生上了一批線,并在浙江省教育考試網查詢后發現首輪未被錄取,即可在17日上網填報征求志愿。今天,浙江高考第二批文理分數線出爐。第二批文理科招生計劃超10萬人。
記者觀察
這些分數線
背后有啥講究
杭州各民辦初中和公辦初中,還在為2014年考進前三所和前八所的數據“互擠水分”,高校在浙江招生的暗戰開始了。
每年這個時候,是名校招生暗戰上演的高潮。在分數出來之前,高校招生人員會到尖子生扎堆的中學長期駐點,進校園講座,與預期高分考生及家長隨時保持聯系通暢,建立歸屬感,提前排兵布陣。
甚至在招生老師的籍貫上,都有講究。杭州一位高分考生回憶,北大、清華到校園宣講的老師都強調自己是本地人,住在杭州,邀請他們去梅家塢喝茶。
每年,第一時間得到文理科第一名信息的,不是高中,也不是考生,是北大清華的招生老師。2014年流傳的一個故事是,全省文科第一名,之前沒有參加清華北大的自主招生,兩所高校在分數出來后,都給她開出了誘人的條件,包括豐厚的獎學金。就在北大招生老師想繼續加把火的時候,吃驚地發現,第一名已被清華的“夏令營”請走。
到7月15日招生分數出來時,如何讓招生分數不丟面子,或者若隱若現超過競爭對手,就直接成了各校招辦老師面對的最難數學題。
在公布第一批各高校招生分數時,浙江教育考試院含蓄地提示,看投檔線的高低要跟高校的招生量結合起來,如若招生量大,分數線會相應降低,反之則會上升;招生計劃的增加或減少,投檔分數線也會相應降低或上升,同檔次高校更明顯。但考試院并未在公布分數時,同時公布各校招生計劃,自然,最直接的分數就刺激了高校的“榮譽感”。
在業內人士的眼中,今天公布的第一批高校招生分數線里,數字背后藏著許多講究。
比如有的高校,公布的是計劃招生分數線,有的高校公布的是擴招后的分數線。舉個例子,如果某高校計劃招20人,最后擴招到22人,公布第20人的分數,和第22人的分數,自然有差距,也會影響到錄取時的排名。
2014年浙江理科前10名考生,有8人選擇報考北大。在北大公布的招生信息里,屢次會強調這一點。
但北大醫學部2014年的理科分數與本部差距頗大,711分,低于復旦大學醫學院的727分,當然也低于清華大學理科分數734分,似乎又失了一城。
對于北大醫學部分數不如復旦大學醫學院,部分專業在北京被歸入二本一說,北大應對是:我們醫學部在浙江招15人,復旦招3人;北大醫學部在北京錄取分數遠高于一本線,二本的醫學檢驗和實驗技術專業僅在北京地區和貧困專項招生。
這時記者又接收到一個信息:清華2014年文科分數線排第一吧,但看看他們的招生人數,才3人,北大文科計劃有12人。而且清華在浙江文科招生人數,3年來一直在減少,2012年計劃5人,2013年計劃4人,2014年計劃3人。數據背后有一句話引而不發:人招得越少,自然分數線就水漲船高。
暗流同樣在復旦和上海交大之間涌動。上海交大理科招生726分,排在北大清華之后,第三名;但復旦強調,醫學院分代碼單獨招生,理科分數727分,是浙江理科第三。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