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大學排行榜填報2014高考志愿
大學評價以及由大學評價產生的大學排行榜,匯集大量數據,集中體現了大學各項辦學指標的優劣,是社會各界特別是考生、考生家長全面了解大學綜合實力、各專業實力、教師平均學術水平、畢業生質量等主要辦學指標的快速通道。利用大學排行榜報考大學,可以用較少的時間處理大量的信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大學排行榜為高考生提供了全面了解大學的快速通道
通常,一個比較完善的、基本滿足考生和家長需要的大學排行榜,應該包括大學綜合排名、各學科門類排名、各本科專業排名、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排名、本科畢業生質量排名等項指標。只有這樣的大學排行榜,才能使考生既可以從整體上把握各個大學的綜合實力、教師水平,又可以了解大學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水平,便于考生和家長決策。我在21年前開始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研究,恰好向社會提供了符合以上要求的大學排行榜。這就是由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書名是《挑大學選專業—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一書。書中將我國普通本科大學的綜合實力排名、各學科、各專業排名、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排名、教師績效排名、新生入學質量排名、本科生畢業質量排名等,清晰地展現在考生面前,供考生和考生家長從多個視角觀察大學、選擇大學。考生和家長通過這本書可以很快了解到自己感興趣的大學和專業的基本情況,便于從容挑選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
不過,大學排行榜不是萬能的。考生和家長除了參考大學排行榜和學科、專業排名、教師學術水平排名外,還應該通過其他渠道和方式,全面了解感興趣的學校各方面的情況,最后再結合自己的人生發展規劃,選擇最適合自身實際需要學校和專業。
二、不同層次的大學是考生擇校的基本出發點
如何判斷學校的實力?怎樣填報高考志愿?這些問題很復雜。不過大學排行榜已經給考生提供了不同層次大學的信息,以此為基本出發點,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分層次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
第一個層次包括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中的中國一流大學。
2013年中國一流大學的標準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教師平均學術水平居全國大學前25名。2、教師績效(教學科研效率)居全國大學前25名。3、本科畢業生質量居全國大學前25名。
從上述標準可以看到,在中國700多所本科大學中,能進入中國一流大學是很難的,必須有足夠優秀的教師和足夠優秀的管理水平才能在嚴格的篩選中勝出。2013年有19大學在競爭中進入中國一流大學。依次是: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19所中國一流大學包括了上個世紀末國家確定的9所優先發展的大學。這9所大學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其余10所大學全部是研究型大學、985工程大學。
考生被上述19所大學錄取,理論上將受到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其中位于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學,位于上海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位于南京的南京大學,在中國大學排行榜中的無論哪項指標都居全國大學前列,應該是考生的首選。但是很明顯,報考這6所學校特別是報考清華、北大的考生必須具備很強的實力,而僅就本科生培養質量來看,這19所大學都是非常優秀的。因此,分數略低一點的考生,應爭取被其他中國一流大學錄取。特別是西安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由于地處祖國西部和北部,錄取分數線與其他一流大學相比,通常會低一些。報考西安交大和哈工大,考生可以以較低的分數得到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中國農業大學由于行業的原因,錄取分數線在一流大學中也比較低,進入中國農業大學正是進入中國一流大學、接受最好的本科教育的絕佳機會。
第二個層次包括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中的其余研究型大學。
研究型大學是中國科研實力最強的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脊梁。科研實力是教學實力的保障,科研實力強的大學往往在教師素質、課程設置、學術風氣上都十分優秀。2013年全國共有36所研究型大學。36所研究型大學占被評價的704所高校總數的5.11%,博士生導師數量占54.24%,師資數量占13.92%,培養的博士生占全國高校總數的60.53%,碩士生占31.86%。
36所研究型大學中,有19所已經入選中國一流大學,其余17所依次是: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湖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
這里要談一談研究型大學與985工程大學的關系。研究型大學是按各大學的科研實力確定的,即科研實力居中國大學前5%。按此方法確定的研究型大學必定是中國科研成果最多、學術水平最高的大學。2013年大學排行榜中共有36所研究型大學。985工程大學是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的指導思想確定的。按此方法確定的985工程大學理論上應該是教育行政部門資金投入最多、各項政策最優惠的大學。先后進入985工程的普通高校共有38所。不過本書的研究型大學和985工程大學并不完全重合,因為資金投入最多、各項政策最優惠的大學不一定是科研成果最多、學術水平最高的大學。還因為985工程大學的遴選要照顧到地區平衡、行業平衡等問題,而且到目前為止都是終身制。在2013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中,有33所985工程大學入選研究型大學。另外5所985工程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沒有入選研究型大學。有3所非985工程大學入選研究型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這3所大學都是211工程大學。
綜上所述,研究型大學是嚴格按科研實力選出的,是中國科研實力最強、學術水平最高、因此綜合實力也更優秀的大學。考生如果沒有機會進入第一個層次的19所中國一流大學大學,那么第二層次的17所研究型大學也是很好的選擇。
第三個層次是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中的研究教學型大學,其中包括大部分211工程大學。
《中國大學評價》的研究教學型大學也是按各大學的科研實力確定的,其辦學實力和學術水平僅次于研究型大學。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共有106所研究教學型大學。
211工程是國家為了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基本立足于國內而進行的戰略部署。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全國陸續有112所普通高校、3所軍事院校入選211工程大學(包括985工程大學)。112所普通高校211工程大學中,有36所入選研究型大學,60所入選的研究教學型大學,共計96所。還有16所211工程大學沒有達到研究型和研究教學型大學的標準。
研究教學型大學分為研教1型和研教2型兩種,研教1型培養的研究生的平均學術水平高于研教2型。
在這一個層次的選擇中,要注意挑選教師水平高、教師績效高的大學。
106所研究教學型大學的具體名單見本書第二章第二節。
考生填報一本志愿的學校,基本上應在以上三個層次之中。
第四個層次是2013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中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共有176所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按照各大學的科研實力,排在研究教學型之后的一些大學。16所沒有進入研究型和研究教學型的211工程大學中,有15所進入教學研究型大學。
教學研究型大學前面標有教研1型的大學,是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結果為優秀的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前面標有教研2型的大學,是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結果是良好或合格的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前面標有教研型的大學,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接受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大學。
教研1型大學的本科教學質量通常高于教研2型大學。考生在這個層次上選擇學校時,原則上應報考教研1型的大學。不過,千萬不要忘了優先選擇這一層次教師學術水平高的大學。
第五個層次是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中的教學型大學。
在《中國大學評價》中,未入選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學校是教學型大學。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共有386所教學型大學。
教學型大學前面標有教學1型的大學,是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結果為優秀的大學。教學型大學前面標有教學2型的大學,是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結果不是優秀的大學。教學型大學前面標有教學型的大學,是截至2007年底還沒有接受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大學。
考生在第五個層次上應注意報考這一層次教師學術水平高的大學。并且注意報考本科教學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大學,也就是教學1型的大學。
如上所述,本科教學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大學,平均教學水平高于本科教學評估結果為良好或合格的大學。不過,由于評估時間、評估人員、評估方法、評估指標等方面一些難以避免的問題,不排除個別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大學實際教學水平低于結果不是優秀的大學,反之亦然。解決的方法就是尋找這一層次教師學術水平高的學校。
考生報考時,二本志愿一般可以圈定在四、五兩個層次中的教師學術水平高、一些本科專業排名靠前、本科教學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大學,特別要注意這些學校的強勢學科和專業。第三個層次中也有一些二本學校,能夠選擇第三個層次中的二本學校當然更好。
(責任編輯:孫晉云)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