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4日國內外時事政治
一、國內熱點新聞:
解放軍四總部日前印發《關于軍隊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措施》,并發出通知,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認真抓好落實。《措施》在充分體現《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規定精神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形勢任務和軍隊實際,對優?
日前,英國專業招聘集團瀚納仕公布了“2014年薪酬指南”報告。報告稱,中國將在2014年迎來亞洲最強勁的薪酬增長。此次報告對來自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的2600名雇主展開調查,對超過1200個職位的薪酬與招聘趨勢進行了預測。調查顯示,去年,中國有66%的雇主有意為員工加薪6%以上,與此相比,亞洲多數受訪雇主提供的加薪低于6%,其中25%的雇主僅愿提供低于3%的加薪幅度。報告據此預測,2014年,中國雇員將獲得比其他亞洲國家更高的薪酬漲幅。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13日在香港表示,預計上海自貿區資本項目可兌換具體細則將在2014年前幾個月或者第一季度發布。據介紹,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上海自貿區已經在法律法規的建立、負面清單的推出、商事登記、境外投資、貿易便利化的安排以及金融配套服務、服務業的開放、政府管理方式等八大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
據國家林業局13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近10年間,我國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濕地資源面臨的威脅不斷增長。堅守8億畝濕地紅線,防止濕地變“失地”成為當前的緊迫任務。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供水凈水、支撐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防洪等重要功能。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工農業生產活動等,導致濕地頻頻被工程占用,造成水質污染、功能退化等問題。濕地保護任重道遠,這不僅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更是對所有人生活方式的考驗。
二、國外熱點新聞: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3日結束對莫桑比克的訪問,啟程前往非洲行的最后一站埃塞俄比亞,14日他將在非盟總部發表日本對非政策的演講。安倍訪問莫桑比克期間,日莫兩國達成了共同開發油氣和煤炭等資源的共識。有分析稱,這是安倍非洲之行獲得的第一個“資源開發權”。對于安倍訪問非洲,日本富士電視臺政治部編輯三嶋唯九認為,安倍所說的“俯瞰地球儀外交”不僅要看兩國之間的關系,還要具有“俯瞰地球儀的視野”。日本著名時事評論家寺島實郎表示,“安倍外交就像‘面包圈’,只在外圍轉圈,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中韓兩國卻丟了,是空的”。
“讓軍人也能兼顧家庭!”德國《明鏡》周刊13日稱,養育7個孩子的德國女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提出一個新計劃——將德國聯邦國防軍打造成“對家庭負責任的企業”。為此,德國國防部將推出一系列人性化舉措。不過,新計劃也招致不少批評。德國綠黨質疑稱,改革計劃需要數千萬歐元,德國國防預算現在非常緊張,這筆錢從哪兒來?據稱,這一計劃有待國會批準。執政的聯盟黨和社民黨占據國會大多數,該計劃獲得通過概率很大。
中國2013年進出口貿易額首次超過4萬億美元,“篤定”超過美國!盡管4年前中國已是“出口世界冠軍”,但最新的成就仍被世界媒體看成“又一塊里程碑”。英國《金融時報》說,這“標志著中國躋身全球最強大國家之列”。有專家認為,美國傳來的這種聲音與它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所把持的世界第一地位被中國顛覆有關。中國清華大學教授何茂春13日對《環球時報》說,在進出口數據上,中國既無可能又無必要為做大而作假,“本來我們沒想沾沾自喜,看原來的第一名這么反應,我們倒是不妨慶祝一下。”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4年1月14日國內外時事政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