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2013年10月8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一、國內熱點新聞:
中國國家海洋預報臺7日發布消息稱,今年第23號強臺風“菲特”在中國近海威力尚未完全消除,第24號強臺風“丹娜絲”又接踵而至,預計7日夜間將進入東海,屆時東海東部將現狂浪狂濤。記者從國家海洋預報臺獲悉,“菲特”已于7日1時15分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鎮沿海登陸,并減弱為熱帶風暴。在此前登陸時,“菲特”已致浙江鰲江、溫州等多處驗潮站潮位超過紅色警戒。受其殘留云系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7日中國釣魚島附近海域仍有3到5米的大到巨浪區。
在7日上午的第六屆東亞運動會男子10米氣步槍團體決賽中,由沈陽全運會男子10米氣步槍個人冠軍楊浩然和王濤、劉志國三人組成的中國隊以總成績1886.0環奪得冠軍,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賽會上獲得的首枚金牌。楊浩然、王濤和劉志國三人的個人成績分別為631.4環、629.6環和625.0環,均位居個人資格賽前八名之列,順利晉級之后的個人決賽。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出境旅游購物呈現火爆景象。據統計,僅上海一地,9月30日至10月7日,出境游組團批數為2951批次,組團人數59551人次,同比分別增長42.35%和30.99%.火爆的出境游帶動大量高端消費的外流。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統計,在我國出境游客海外消費占比中,有65%的錢花在購物方面。專家表示,出境消費的火爆凸顯出我國國內免稅購物發展水平的落后,這同時也是中高端消費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專家建議,推動我國免稅政策創新,針對出境游客,采取以市內免稅店為主的綜合性免稅政策,可以有效地將我國中高端商品的外購沖動轉為內需拉動。
記者7日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中國將用3到5年的時間建立覆蓋全國的空氣污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網絡,掌握空氣污染暴露水平及人群健康影響變化趨勢。據介紹,具體監測方法是,今年選擇霧霾高發的16個省(直轄市)43個監測點,開展霧霾健康影響監測工作,包括全市層面環保、氣象、人口、死因等資料收集;以社區為基礎的霧霾特征污染物及成分監測、敏感人群健康監測和人群健康風險評估危險因素及人群活動模式監測;以醫院為基礎的疾病監測。
二、國外熱點新聞:
“默克爾陷入組閣危機!”德國大選結束已兩周,但默克爾組建新政府仍沒有進展。有媒體稱:“新政府誕生,估計要等到明年。”目前,多數民眾和專家認為,聯盟黨和社民黨極可能再次組成大聯合政府。德國《明鏡》周刊稱,因進展不順,政府組成也許要到12月。德國法律規定,聯盟黨可以組成少數派政府。但默克爾拒絕這一選擇。德國是議院選舉,按規定,一個月內新議院上崗,然后由議會決定給組閣多少時間,一般是大選后3個月。
聯合國化武檢查小組10月6日起開始執行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庫存并摧毀制造化武設施的艱巨任務,包括監督摧毀“導彈彈頭、航空炸彈和混合與填裝設備”。7日,美國國務卿克里對巴沙爾領導的敘利亞政府給予有限度的稱贊。媒體認為,這是美國官方罕見表揚巴沙爾。《洛杉磯時報》稱,化武銷毀方案和反對派陣營的持續混亂,可能已給巴沙爾政治喘息空間,在化武銷毀方面,克里的講話表明獲取巴沙爾合作的重要性。最近,巴沙爾發起宣傳閃電戰,接受全球多家媒體采訪,他向外國記者透露,不排除考慮明年競選連任。
世界氣象組織7日發布最新“厄爾尼諾/拉尼娜”情況簡報,稱從現在到2014年初出現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可能性較小。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熱帶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域大范圍水溫異常升高的現象;拉尼娜現象則與之相反,指這部分海水溫度異常降低。兩種現象都與全球氣候有密切聯系,可能導致極端天氣出現的幾率增加。世界氣象組織相關部門和其他組織將繼續監控熱帶太平洋的氣候狀況并及時對可能出現的變化作出評估。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3年10月8日國內外時事新聞”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