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8月25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2013年8月25日國內外時事新聞
一、國內熱點新聞:
我國年均器官移植數量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國,公民逝世后捐獻的器官,占到器官來源總量的近四分之一。為了使捐獻的器官能夠及時分配給最需要的人,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在其網站正式公布《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捐獻器官必須通過器官分配系統進行分配。《管理規定(試行)》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昨日,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組織了“政府信息公開促進聯盟”,這個聯盟包括學界的專家顧問團、律師公益團隊、媒體人士和志愿者隊伍。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錫鋅建議,其實應當把政府當中負責政府信息公開的官員也納入聯盟之中來,這種政府信息公開促進聯盟,不是與政府部門的對立,而是一種合作,“政府部門在信息公開方面的內在需求也很強烈”。東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彥表示,這種聯盟并非跟政府部門的對抗,而是要與政府機關有所溝通、聯系和協調。
近日,教育部公開征求意見的“減負”十條規定引起社會很大關注:招生不依據任何證書和考級證明、嚴禁以各種名目分重點班、“零起點”教學、不得加快教學進度……一系列措施讓社會各界充滿期待。但在家長、老師和學校各方看來,減負已經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專家們認為,減負是個“一攬子工程”,不僅僅是學校一方的事情,需要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不然這個規定可能和過去的許多減負政策一樣最終被架空。
城市建設“貪大求全”之風近年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甚至連一些地級市也提出雄心勃勃的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規劃。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課題組近期對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12個省會城市,平均一個城市要建4.6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平均每個規劃建設約1.5個新城新區。中國究竟需要多少“國際化大都市”?記者在多地調研發現,一些地方貪大求快,卻沒有考慮到地方實際能力和民生服務配套,不僅造成了巨大資源浪費,更潛藏著系統性風險。
二、國外熱點新聞: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8月21日報道稱,美國海軍陸戰隊日前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的F-35B戰斗機進行夜間起降測試。該測試的視頻首度被披露出來,F-35B的夜間著陸景象酷似UFO降臨。報道稱,近日F-35B戰斗機在一艘美國軍艦的甲板上測試夜間起飛和著陸。當網絡上人人對酷似UFO降臨的F-35戰斗機視頻津津樂道時,殊不知這已經是該機型的第二次海上測試。
谷歌不再執行鼓勵員工花費20%的時間實踐自己想法的“20%時間”政策。對此,硅谷已經炸開了鍋。但文章認為,即使是谷歌有意,也不可能終止“20時間”政策。編程人員以及其他知識型員工對“20時間”政策滅亡的報道反應激動,這是可以理解的。幾十年來,硅谷企業都奉行開放的、社團式的、非傳統的管理方式,而谷歌是最強有力的代表。
8月25日是朝鮮“先軍節”,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當天發表講話,強調朝鮮一切事業都要符合勞動黨的思想和要求,黨的領導是人民軍的生命。韓聯社25日稱,金正恩表示要進一步加快經濟強國建設,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此前一天,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崔龍海在中央報告大會上說,朝鮮珍視和平,不希望手足相殘。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3年高考政治:8月25日國內外時事新聞”到: